当代中国处理立法与改革关系的策略 (11)

当代中国处理立法与改革关系的策略 (11)

[36]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37]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

[38]蔡定剑:《历史与变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2页。

[39]参见前注[20],《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1~236页。

[40]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04页。

[41]同前注[10],彭真书,第155页。

[42]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9页。

[43]同前注[4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40页。

[44]同上注。

[45]同上注,第341页。

[46]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47]刘政等主编:《人民代表大会工作全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9页。

[48]顾昂然:《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立法见证》,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49]同前注[4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54页。

[50]参见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50页。

[51]《李鹏人大日记:立法与监督》(上),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330~331页。

[52]参见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0页。

[53]参见刘松山:《国家立法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

[54]同前注[10],彭真书,第267页。

[55]同上注,第76页。

[56]同上注,第264页。

[57]同前注[10],彭真书,第265页。

[58]同上注,第248页。

[59]同上注,第139页。

[60]同上注,第77页。

[61]同上注,第138~139页。

[62]同上注,第267页。

[63]同上注,第272页。

[64]同上注。

[65]同上注,第139页

[66]同上注,第96页。

[67]同上注,第98页。

[68]同上注,第9899页。

[69]同上注,第99页。

[70]同上注,第76~77页。

[71]同前注[10],彭真书,第271页。

[72]同上注,第272页。

[73]同上注,第271页。

[74]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45页。

[75]同上注。

[76]参见蔡定剑:《20年人大立法的发展及历史性转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同前注[38],蔡定剑书,第325页。

[77]同前注[10],彭真书,第218页以下。

[78]同前注[27],《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278~279页。

[79]同上注,第395页。

[80]同上注,第453页。

[81]《万里文选》,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8页。

[82]同前注[4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543页。

[83]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84]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35页。

[85]同前注[8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86]杨景宇:《法治实践中的思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503页。

[87]参见谢晖:《法律工具主义评析》,《中国法学》1994年第1期;谢晖:《法律工具论:法治的理论障碍》,《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高军:《传统工具主义法律观的影响及其克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范愉:《法律信仰批判》,《现代法学》2008年第1期;周永坤:《法律工具主义及其对司法的影响》,《学习论坛》2006年第7期;郑成良:《法律工具主义很危险》,《共产党员》2010年第14期;田宏伟:《法律工具主义的“是”“非”与法律信仰》,《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88]参见焦海博、范进学:《美国法律的工具主义改革及其启示》,《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2期。

[89][美]史蒂文.瓦戈《法律与社会》(第9版),梁坤、刑朝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5页。

[90]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91页。

[91]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724~725页。

[92]同前注[90],《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93]同上注。

[94]同上注,第293页。

[95]同上注。

[96]同前注[20],《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9页。

[97]同上注,第370页。

[98]同上注,第371页。

[99]同前注[26],《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707页。

[100]同前注[3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101]同上注。

[102]同上注,第338~339页。

[10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页。

[104]同上注,第286页。

[105]同前注[4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547页。

[106]同前注[9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255页。

[107]同前注[9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721页。

[108]同上注。

[109]同前注[4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544页。

[110]顾昂然:《立法札记》,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111]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1页。

[112]同上注,第1607页。

[113]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

[114]同上注,第102页。

[115]同前注[111],《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1501页。

[116]同上注,第1607页。

[117]同前注[11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汇编》。

[118]同前注[110],顾昂然书,第567页。

[119]同前注[52],《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7页。

[120]同上注,第18页。

[121]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一局编:《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大事记》,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593页。

[122]同前注[121],《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大事记》。

[123]参见前注[86],杨景宇书,第531~532页。

[124]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164页。

[125]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页。

[126]参见前注[86],杨景宇书,第535页。

[127]同前注[125],《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文件汇编》,第192页。

[128]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129]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页。

[130]同上注。

[131]同前注[86],杨景宇书,第534页。

[132]同前注[8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汇编》。

(作者简介:刘松山,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