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能做什么?我个人认为,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专业判断这三种力量缺一不可,仍然需要政府主导,因为政府主导有他的好处,有决策效率。今天中国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效率,你不能把政府主导给踢出去,但是也不能政府主导变成政府无视公众参与和专业意见,自己关起门决策,那显然也不行。事实证明,这么做也主导不下去了,因为公众会在半道上截杀你这个项目,公众有自己特别好使的方式,用舆论场来截杀你。所以我想能不能引入这样的机制,构建这样的机制,这是大家需要面对的极其复杂的探索,这里面有巨大的改革含量。
最后我想回到我们最近一直在讲的群众路线上。因为大家都是面对群众的,我觉得走群众路线,有几个原则值得关注。
第一,走群众路线不等于只给群众办贴心、贴身的小事。我这么说不是否定同志们办这些事的重要性,因为这些事正是同志们的职责所在,就像刚刚说的路灯的问题,一个小区的垃圾处理的问题,家庭供暖的问题,这些都是小事情,同志们要做好。除了这些事情之外还有别的事情也要做,什么事情呢?我们身边的市民除了关心自己的气、自己的水、自己的垃圾、自己的电,除了关心这些事情之外,很多市民跟我们一样,对于这个城市发展的走向,对于你的决策机制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些重大问题也有他们的思考。出了一些热点新闻的时候,他也到互联网上去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些问题是市民困惑的,也是我们困惑的,但是这些问题上我觉得我们也要跟我们所打交道的市民,跟我们面对的网友们有一些交流,也要有一些回应,不是说我只把身边的蝇头小利解决了就拉倒了,咱们的关系就很和谐了,我觉得不是这样的。
第二,走群众路线不等于满足群众的所有要求。因为大家每天的工作都是去了解群众的要求、去满足群众的要求,我倒觉得走群众路线不是说我们尽最大努力去满足群众的所有要求。央视过去半年做了一些走群众路线方面的报道,我也做了相关的评论,我看到有些地方第一轮搞群众路线。有一个省的副省长就讲,他前面讲的挺好,我们要了解群众的要求,最后他讲,他说我们所有的党政干部,特别是站在一线做服务工作的干部,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满足群众的要求。我个人觉得这个话说的不准确,尽最大努力是可以的,但是满足群众的要求,这个信号我觉得不能这么笼统的说,因为群众也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你面对群众的不合理要求也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他吗?当然不能。不仅不能这么做,你也不能这么说。因为你这么说让听到这句话的市民会产生过高的预期,超出了你能做的范畴的预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