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投资楼市最靠谱?
近年来,只要出现与房地产沾边的信息、政策,都会成为搅动楼市的魔法棒。
“区域城市规划的本意当然不是房地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主任林江告诉记者,京津冀一体化的规划,其目的有两点,一是为了减轻北京的城市负担,另一点则是要构建区域产业链条,发挥京津冀这个区域的比较优势。
在林江看来,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确实会将北京的一些产业、人口转移出去,在周边城市形成一定的房地产需求,但如果产业还没转移,房价先涨起来了,对城市自身发展不会有好处。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汪丽娜告诉记者,土地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如果地价上来了,房租也就随着上涨,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项基础都会随之水涨船高。
但从眼下河北多地楼市的表现来看,房价看涨的预期已经形成。在林江看来,房地产的资本属性最强,当一个地方出现产业集聚的时候,对土地、房产会形成切实的需求,尤其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投资冲动。
“从整个国家层面来看,高储蓄率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对普通人来说,有什么好的投资渠道呢?”汪丽娜说,国外很少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完善的税制、产权交易制度会让消费者算账,算一下买房会有多大交易成本、持有成本,往往这样计算之后就会发现,投资房产不是那么划算。但在中国,算来算去都只有楼市,这些年的经验更是让大家觉得,投资楼市最靠谱。
不过,数据往往不支撑这种预期与经验。以保定市为例,根据中原地产提供的数据,2013年1月至11月保定商品房累积成交150.919万平方米,平均每月保定去库存化14万平方米。按照目前的可售面积584万平方米计算,保定去库存化时间高达42个月,是北京的6倍。
这也就是说,即使保定目前不再建设新楼盘,现有的库存也需要3年半的时间才能消化掉。
“可以说,这次保定等河北部分城市房价突涨,暴露出了我们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刘勇说,这些年房地产的发展让大家觉得这是最有效的投资。
在刘勇看来,在京津冀一体化政策尚未出台的情况下楼市先涨,并没有太多可以惊讶的地方。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价格,而价格背后则是趋势、预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