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不应变成房地产盛宴(3)

京津冀一体化不应变成房地产盛宴(3)

30年来,为何一体化推进效果不明显

到目前为止,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规划中,仅有河北省拿出了具体的方案,北京、天津还没有具体表态。

而从历史来看,京津冀一体化始于1984年,甚至在2004年还形成了加快推进的“廊坊共识”。但30年下来,一体化的推进成效并不明显。

“这个事情没那么简单。”汪丽娜说,北京想转移出去的产业是不是别人想要的产业?有多少产业可以转移出去?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个城市一厢情愿能完成的。长三角、珠三角都是靠产业聚集发展起来的。京津冀地区能够把3个地方串起来的产业是什么?靠什么来促成3个地方的一体化?

林江告诉记者,北京现在的发展很明确,要发展高端服务业,低端的产业要转移出去。理论上,这种产业的梯度转移是合理的,但具体到不同的省市,各自的资源禀赋不一样,需求也不一样。

“大家都想发展高端产业,北京不想要的,河北一定想要吗?”林江说,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上,一体化的推进并不会像普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弄不好还会陷入囚徒困境。

类似的事情曾经在北京市出现过。

2010年年初,有消息说,北京市将通州区定位为次中心,北京市政府的一部分部门要搬迁到通州,结果造成通州房价的暴涨。大量购房人涌向通州,有的甚至不看房就买,办完过户手续当天就挂牌加价出售。在那一轮的购房大潮中,通州投资购房占比高达四成。结果在2011年的楼市调整中,通州很多区域房价腰斩。

汪丽娜表示,北京市试图将部分行政职能转移到通州,都尚且没有做到,又能有多大可能将部分行政职能转移到河北?

“在此次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中,只有河北出台了规划,北京、天津还没有明确方案。”林江说。政府部门本应做得更好,更快、更统一、更透明地公开信息。

在一些专家看来,这段时间河北部分城市房价的上涨更像是炒作。林江认为,如果京津冀一体化最终成为现实,房地产会有发展,但房价也未必会像这段时间一样突涨。而如果最终没有成为现实,涨起来的价格还会回归。

那么,什么时候中国人对房地产的热情会降下来?

“这还需要时间。”汪丽娜说,改革开放之初,大家都在倒东西,市面上缺什么就倒什么,房子也一样,只不过是大宗的商品而已,等什么时候房子也供大于求了,也就没人倒了。那个时候,大家对房地产的热情就会下来。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