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定位: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探索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大学治理既体现出与国家治理的高度同构,同时又必须要有破冰探索的无畏勇气与责任担当,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积累经验,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进程中的先锋和示范。大学通过制订大学章程,推动对大学治理本身的探索,使之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和改革勇气的具体体现。这既是大学作为现代社会思想灯塔的重要体现,也是为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思想支持和智慧支撑的需要。
作为学术组织的现代大学,具有对知识探究、真理追寻的组织禀赋,也有按照现代大学规律出发而渴望大学自治、希冀学术自由的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社会而生的社会责任,成为大学历久不衰的重要动力源。在推进现代大学治理的过程中,探索与来自政党政治、政府行政、社会组织等外部力量的合作治理机制与反作用的张力机制,把学者的学术力量、学生的学习需求、职工的民主愿望,与来自外部的各种作用力和来自学校行政的力量,形成有效的积极治理要素,融合成大学治理有机体。
大学章程作为大学治理的总纲,既需反映千校一面的共性特征,还应反映出各大学发展实践进程中,所积累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个性特质。作为补课型章程,自然具有天然的后发优势。能够在走过相当路程之后,可以回头反思,更可学习借鉴,把那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或做法总结出来,以制度化的方式固定下来,形成治理的有效结构和内容,用共性的力量和个性的张扬更有力地支撑大学治理。在具体的治理方式和结构上,体现每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制度习惯,形成并固化大学治理的个性特征,反映出满园春色的多姿多彩,在可能的领域有所创新和突破。
实践定位: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落地生根
制定出一部好看的大学章程比较容易,制定出一部好用的大学章程却很不易。仅仅为了完成主管部门布置的任务,依葫芦画瓢地写出章程条文来并不难,而要制定出具有实践效力和持久生命力的大学章程来则很难。这既需要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努力和协同,通过找寻最大公约数,达成并固化共识,且在办学实践中得到自觉遵守,才能达到制定、健全大学章程的初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