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胡鞍钢: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战略(8)

这次经济工作会议,李克强同志专门讲了几段话,一是食品安全关系到群众身体健康,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脆弱,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成为我们的心头之痛。在座的同志们,你们还真是需要有历史责任感,这是总理的心头之痛,从李鹏当总理就开始痛,一直痛到今天,还没消除呢。 总理谈到食品安全社会高度关注,舆论燃点低,一点就着,一旦出问题,很容易引起公众恐慌,甚至形成群体事件。一个企业能不能在食品安全方面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党在中国执政要是食品安全做不好,有人就会提出有没有资格了。我刚才讲,食品安全从来不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所以说出现这个问题就对了,你是发展中国家,你不是发达国家。所以,食品安全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下大力气抓好。我想这一届政府,包括下一届政府,还会持续抓下去,因此它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思路。

我们要怎样地构建这个安全体系?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很可能就从你们这儿建立一个更加完善、更加高效、更加开放的现代粮食安全体系或者说再加上食品安全体系,这样一个安全体系怎么样落到我们首都,非常重要了。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呢?在一年多前,在北京市领导同志座谈会上,我提出来首先要搞清楚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这个现在搞清楚了。第二要搞清楚常住人口和服务人口,这是不一样的。何为服务人口?常住人口,我们是六个月以上的,日本是居住三个月以上的算常驻人口,可能三个月以上这个标准更接近实际情况,服务人口就是居住不到三个月的人口。第二是什么呢?我们每年有2.5亿人次流动,当然有可能是我们在座的北京市人口,假定说1/3是外来人口、外地人口,外国人口的话,或者说我们叫做过夜人口,那你服务的人口绝对不是2100万人口,可能会服务2800万,甚至3000万人口。

怎么样进一步地为服务人口确立监管系统、应急系统?这一次,我们调研的时候有一个感受,过去我们讨论,譬如说这个红线,或者说你的储备标准,还真是要考虑到应急事件。从全国的角度来看,在SARS危机之后,国务院应急事件我们迅速建立起来,大约是90多种。可能北京更特殊一些,还有其他的应急事件,实际上我们也在讨论了。比如说北京,假定突然食品紧张,能不能石家庄和天津联手,翻过头来,天津或者说石家庄出现这个事,北京能不能帮助。所以,总书记提出三地一体化的问题,我们京粮集团是大头,而且在这里是最大,因此它就会产生外部性,虽然我们是为首都服务,我们可能很快就为其他地区进行服务了,你们也可以提出三地一体化方面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合作建议,大家是双赢,可以降低你们的储备率,这样的话,也会节约成本,这供你们参看了。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