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市下行压力加大 行业救赎需思考(2)

摘要:在“十年黄金期”,煤矿“坐在煤堆上数钱”的场景令人神往。在这十年间,经济发展带动了强劲的煤炭市场需求,再加上可替代资源不足,形成了一个典型的煤炭卖方市场。然而,供应过剩和停滞不前的需求影响,再加上新能源的冲击,以及公众对环保需求的严格,煤炭市场进入到了一个漫长的行业低迷调整期。行业的出路需要进一步思考,一个长期健康环保的黄金期究竟何时会出现呢?

 “大鳄吃小鱼”即将上演

“企业对于进口煤的冲击正在适应,近期国内煤价已经对进口煤形成倒逼。”山西一名大型煤矿企业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2013年一季度,进口煤量再创新高,国内煤矿企业纷纷叫苦,曾呼吁以各种方式限制进口煤的增加。

“多年‘坐地收钱’已让企业麻木,没有了强烈的竞争意识。一旦国际煤炭参与到竞争中,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就喊‘疼’,求‘照顾’。”一位煤炭界人士这样看待进口煤的增量。

3

两三亿吨进口煤产生的“鲇鱼效应”,激活了市场竞争。经过两年多的竞争,煤炭市场几大趋势渐现。一是煤炭巨头神华集团一枝独秀的趋势更加突出,其煤炭价格已成风向标,国内煤价随之“一升俱升,一降俱降”;二是处于第二“方阵”的地方国有企业苦苦支撑,寻求转型;三是一些中小企业难以为继,停产、放假;四是进口煤增加成常态,或成为我国煤炭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开始。

山西省煤炭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守祯认为,煤炭降价刺激不了消费。这个阶段是减少库存或产能的时期,也是企业大吃小、优吃弱的并购重组时期,结局是淘汰并购重组一批,形成寡头一批。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