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我们提到了尼克松的《超越和平》,他在这本书当中,曾经预言中国,预言中国也将像苏联和东欧一样,演变为资本主义,他说从长远来看,中国将成为那些已经在东欧、苏联和不发达国家,把共产党政权扫下台的巨大变革的一部分,中国也会走这样一个路,这是他尼克松的这样一个断言。如果他继续同这场新的自由事业保持接触,他就不可能抱着已经失败的革命不放,由于有了信息革命,尼克松在这个书里还强调。,由于有了信息革命,各种思想将超越长城上空进入中国。而且他认为没有什么防御攻势能够把这样一种意识形态的,在信息渠道的超越进入中国,会把它击落,没有这样一个战略防御计划能把他们击落。所以尼克松在这本书里面完全强调的也是信息技术条件下,信息时代,那么美国西方应该怎么样去变革,中国的这样一些思路。
还有一个人布热津斯基。尼克松是个政界的精英了,那布热津斯基是美国前总统的安全顾问,这个国家安全顾问超越了军事的问题和经济的领域,开始关注、考虑如何布局文化的棋子了。可见这个文化问题有多重要,意识形态这个文化价值观有多严重。布热津斯基写了一本《大棋局》这本书,那在这个《大棋局》当中他提出了文化统治的这样一个概念。他说当前美国前所未有的全球霸权没有对手,虽然大大得益于它的民主原则和机制的吸引力,美国的全球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对依附它的外国精英们进行间接的影响。那在这个文化大棋局当中呢,他还说由于美国主宰全球通讯、大众娱乐和大众文化的巨大而又无形的影响,也由于美国技术优势和全球的军事作用的潜在的有形的影响,以上这一切就更加得到了加强。就是他所强调的文化影响力、文化统治,由于信息技术的,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政治经济的军事的作用,所以使文化的影响力得到了加强。
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当中还说到,美国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大约占世界市场的四分之三,美国的通俗音乐居于同样的统治地位,同时美国的时尚饮食习惯甚至穿着,就是说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在全世界被模仿。因特网用的语言是英语,全球电脑的绝大部分敲击动作出自美国,影响着全球话语的会话的内容,最后美国已成为那些寻求高等教育的人们的圣地。他说有近50万的,就他当时写这个书的时候在说,有近50万的外国学生拥向美国,其中很多有能力的学生永远不会回他们的故国。在世界各大洲几乎每一个国家的内阁当中,都能找到美国大学的毕业生。
这是《大棋局》当中,布热津斯基津津乐道的这样一些东西。那在全球大棋局的布局当中,美国的安全顾问他在反复强调这个美国的文化学术,美国的文化战略如何通过学术文化交流,通过电影、电视、音乐、语言、互联网、教育还有生活方式全面展开,他关注的是这些东西。
润物细无声的在全世界发生着他的影响力领导力。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前面说了,国际第三种战争的这样一个竞争时代。我们刚才也讲了,美国他们这些政界精英、文化精英在如何布局文化的棋子,那中国应该怎么办,你要不要建构你的核心价值体系,要不要建构你的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你的价值观,你的社会共同价值共识,荣辱观要不要都建构起来。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在第一个,当然他有方方面面的一些重要性,但是我们在第一个维度当中特别把他提高到了这样一个国家、文化、安全、国际竞争,当然国家实力的这样一个高度来确定。所以说从这个方面来讲呢,文化价值观非常重要,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包括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荣辱观的建设,因为荣辱观它是核心价值观当中的重要的一个维度,那都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必须建构。
实际上这个文化的话语权,或者说影响力、领导力,这个已经引起了世界其他相关组织的注意,比方说这个联合国的相关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很早90年代初提出来的人类发展报告当中,就把这个文化安全列为各国人民人类社会,尤其是各民族各个国家,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就是文化的安全,文化的话语权、主权,文化主权,列为这个各国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的权利。现在实际上通过上面我们讲的一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他不光是一个文化权利的问题了,文化主权的问题了,还成为文化安全的问题了。就是说你在国际竞争当中能不能立于不败之地,文化的安全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事实上很多国家都在为自己国家的文化安全,采取了很多国家的战略政策。
你比方说法国在很早的时候呢,他一贯有这样文化安全的意识,我觉得他们走的比较前面了。他就是为了防止他国文化的入侵,当然是保护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价值观了。那他比较早的就制定了一些各种各样的法律,提出了文化例外原则,就是在这个加入关贸总协定的时候呢,所有的产品商品都可以自由贸易,但是唯独文化市场的贸易自由化他是反对的,所以他提出了文化例外的原则。那就是怕在这个加入WTO以后,市场化的国际交易当中,文化交流影响了法国的这个传统文化,当然他其他的什么这个著作法、古迹文物保护法等都是和他是配套的,有一系列的法正在保护本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他们的价值观。
而且法国还一直在热衷于制定实践什么呢?就制定一个就法国关于在国外扩张和恢复法国文化活动的五年计划,一个五年计划一个五年计划,他不光是要文化例外,而且要恢复法国在国外扩张,咱们翻译成扩张,实际上就是国外影响力的五年规划,左一个右一个,二五三五一直规划下来,每年就是要强调这个文化的保护和文化的国外走出去的影响力。韩国也是早在多少年前就提出了文化利国的这样一个国家发展方针。那么文化利国的这样一个思路,保护自己的文化安全,走出去产生影响,也应该成为中国今天发展思路当中的应有的理念。也就是说一句话,这个中国需要自己的文化例外,需要有自己的文化价值自觉和话语叙说,是这样一个问题。这是第一个大问题当中何以必要重要性当中的国际竞争方面的第一个点。
第二个方面我们对内来看,价值观这个软实力,对社会的整合,对社会秩序的规导有多重要。我们刚才提到了社会整合这个概念,整合是表达把整个社会各个系统各个部分,凝聚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这样一个过程的概念。那社会整合学派有很多这个大师级的思想家,比如像这个帕森斯这样一个思想家,他把社会视作一个系统,他强调这个系统有4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和行为机体系统。那这4个系统这个帕森斯尤其强调要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强调整合功能,要不然散沙一盘,碎片化一地,那么你这个社会的秩序,社会的发展就不可能。
在这个整合过程当中,学界精英们,刚才提到的帕森斯等等其他的社会功能学者,都特别重视价值和文化的整合功能,实际上社会的意思就说,国家社会的一个凝聚整合,取决于你的制度你的利益,你的等等方面,各种法律制度等等各个方面,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整合。
但是文化的整合无形胜有形,文化的整合更为突出。所以在这个社会功能学派这个学派当中,强调社会整合社会系统的这样一个学派当中,他把这个社会整合的力量,第一系列第一个层次放置的就是文化系统,就是文化的社会凝聚社会整合功能是重中之重。那我们一说起来都是习惯,当然这个不一定完全准确表明这一点,就习惯上怎么说呢?我们老说政治经济文化是这样一个概念,政治经济文化,那能不能说在这个思维语序当中认为政治是最重要的,经济这都是基础,然后是文化。但是在这个社会功能学派当中,文化是前置的是思维前置,是放在一个最重要的地方。因为这个社会功能强调,就社会整合功能,社会功能学派强调社会功能整合的时候,特别强调这个社会的共意,就是共同价值观,价值共识,这个社会的共意识和一致性有多重要。
这个理论认为,正是社会成员认同而且受其影响的共同价值观,一个社会存在共同价值观,它才可能产生强有力的足够的凝聚力,将整个国家4个系统,以及所有的成员整合在一起,凝聚在一起。我们老在谈民族的凝聚力,拿什么去凝聚我们的民族,拿什么去整合我们的国家社会文化价值观?其中就包括这个荣辱观。社会共同的荣辱观就是共意,荣辱观不一致,荣辱不分,全社会荣辱不分,善恶不便,道德价值观多元紊乱,你谈什么整合,谈什么有序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今天强调软实力的这样一个语境当中,在向习总书记特别强调的社会管理体系的现代化,理论的现代化,理念的现代化,在强调管理现代化的这样一个当今时代,一定要更多的去真正的认识到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文化价值的这样一个重要地位,对于国家整合凝聚的重要地位。我觉得我们也应该把价值理念、文化系统、价值观、思维前置,把他放在第一序列,把他放在第一位。
共同价值观很重要,那么这些价值观能不能通过内化使社会全体成员共享、认同,内化为全体成员的内在观念,这也很重要,甚至这也是我们一个国家执政能力、国家领导能力的一个表现。我们老在讲的这个大众化,理论大众化,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实际上强调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只有你的理论体系,你的价值体系,没有把它化为大众的共识,没有化为社会的荣辱观,荣辱取向价值取向,那么这种价值观漂在上面,没有划到大众当中,那它也是不能产生真正的凝聚整合作用的。
正如这个帕森斯大思想家他所说的,如果过多的社会成员拒绝社会共同价值观,社会离心离德严重,社会稳定就将会崩溃。这也正如前面我们所提到的,马克思所说的话,马克思的断言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这个意识形态当然包括你的理论,包括你的价值体系,包括你的道德观、荣辱观。那这样的包括这些内容的意识形态,如果解体了,马克思说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所以价值体系价值观,包括他的落地、内化,落地为荣辱观,国民的荣辱观,社会的荣辱观,荣辱感。那么这些东西能不能化,能不能落地,非常重要。所以你看在前面我们所说的前苏联的解体,那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他的文化信仰,价值观的价值信念发生变化了,大家不再信这个价值观了,新思维转变了,你国家就倾覆了,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所以对外我们说国际竞争当中非常重要,那对内对我们民族的凝聚,对这个社会的整合,对这个社会秩序文明秩序和谐发展,中国道路的这样一个迈进都非常重要,就是核心价值观、荣辱观、共同价值观在对这样一些整合当中,都是重中之重,非常重要的。这是第一个大问题,我们所要探讨的。就是为什么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为什么我们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道理就在这。这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层面去把它拔高到这样一个道理,拔高到了在国际竞争当中是否能够还具有文化安全,你中国的文化安全,使你中国的文化竞争立于不败之地这样一个高度。那对内关系到我们的荣辱观价值观构建的是不是到位,关系到你的民族国家社会整合如何,关系到这样一个问题,国家有没有共同价值观,是不是同心同德,还是离心离德的这样一些问题。所以说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还是现实的需要,都说明核心价值观荣辱观建设势在必行这是第一个大问题。
二、荣辱观在核心价值观中的理论位置
荣辱观在核心价值观中的理论位置,实际上也是探讨一下荣辱观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那么他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状态?
第一个小点我们先来看一下,既然谈荣辱观,谈它和价值观的关系,我们来看看荣辱观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简单的来说这个可能我们大家都知道,荣辱观是社会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一个根本看法和态度,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辱,这个它也属于是价值观的一个范畴,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范畴。我们说一定的荣辱观,这个有什么样的荣辱观,一定社会的社会的荣辱判断,那他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直射,可以说是一个集中的一个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