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周立云:破解大城市病,创新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3)

——北京市“聚焦改革·情系民生”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

二、治理“城市病”要控制人口

第二,我想汇报的是治理“城市病”要控制人口。刚才从我汇报的一些概念或者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当中,可能大家能够听得出来。我们讲“城市病”,你给下个定义,什么叫“城市病”?“城市病”在我们现阶段具体来说分为四类:人口、交通、环境、住房问题。一般将“城市病”定义为人口及相关发展要素向大城市过度集聚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的统称。前提条件是人口及相关发展要素向大城市过度聚集,聚多了而引发的这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问题的统称。

我看了很多研究的成果,从分析“城市病”来看,都是人口聚集过多。我们北京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也是人口过快增长。2013年全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751.2万,年均增长3.4%。750多万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一个特大型城市的人口,13年时间增加的人口比很多国家的人口还多,比如说新西兰,2013年它的人口才447万人。人口过快增加,必然伴随着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巨大需求,人来了要住房子,要出行,要有就业机会,也要消费。 人口增加了,要生活的舒适,那么背后是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当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时,城市运行当中各种紧运行、紧平衡的状态就会被强化。人来的速度增长过快,房子盖不上,住房问题就变得越来越突出,就会被强化。可能就会出现地铁拥挤的状况、违法建设禁不住以及群租、蚁族、城市边缘群体等许多的社会问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增长能力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的时候,各种“城市病”就会被强化,城市就感到越来越挤、越来越吵、越来越堵,就是这个原因。

这些年来,北京建了那么多地铁,盖了那么多房子,修了那么多条道路、医院、学校,可是到现在,交通、环境、住房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问题还是非常突出。这就促使我们去想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个人体会就是人口多,增长太快。我们建设速度、治理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很多方面也就打了一个平手。我曾经和我们市政府委办局的负责同志交流,他们都觉得挺辛苦的,工作力度很大,抓得很紧,但是总觉得这方面的工作打了一个平手,没有继续恶化,也没有根本的或者明显的好转,是这么一个状况。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