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周立云:破解大城市病,创新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9)

——北京市“聚焦改革·情系民生”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

要彻底改变多中心摊大饼式的发展,借鉴国外城市经验,我自己思考重要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要立法。怎么办?怎么不让它摊大饼?要立法。增强规划编制和执行的刚性。日本先后颁布了《首都圈市街地开发区域整备法》《首都圈建成区限制工业》《首都圈近郊绿地保护法》《多极分散性国土形成促进法》等法律。有了法律,那规划的地位就提升了,刚性就更强了。伦敦城市规划在实施过程中,英国议会先后颁布了《绿带法》》《新城法》《内城法》等多部法律。韩国针对首尔出现的规模膨胀的现象,1964年和1970年先后出台了《大城市人口防止对策》和《关于抑制首都圈人口过度集中基本方针》,特别是1978年修改了《地方税法》,规定在首都圈新建或者改建的工厂将以5倍高额收取登记税、所得税和财产税,那个地方不让你盖,不让你改建,改建完了以后,税收加重5倍。这是第一个,我觉得要立法。

第二,新城、卫星城、副中心等要有产业发展的支撑,要有良好的公共服务和生活居住条件。一方面要限制那些,要控制地方区域的发展,但是新发展的这些地方,无论是叫做卫星城也好,还是新城也好,副中心也好,本身的发展要有产业,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我们看材料,伦敦新城建设提出一个口号,叫做“既能生活又有工作,内部平衡和自给自足”。东京副中心的建设也有很多借鉴的意义,有很多同志可能去过日本新宿,新宿是一个副都心,它的办公、购物、休闲、观光功能是全的,它1965年开始建设,1991年东京都政府搬到那个地方,集中了很多资源,现在成为日本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繁华地区,在全世界都得到认可。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新城的建设、副中心的建设要有完善的交通设施。表现最突出的、值得学习思考的也是东京,东京依靠轨道交通,引导副中心的发展,它修建了一条环市中心的铁路,将副中心串起来,然后在以副中心为起点,修建放射状的轻轨线3000公里,它的基础设施条件非常好,所以这些新城、卫星城、副中心才能发展起来。

最近一些年与转变城市发展模式有关的,国外提出了一个精明增长的理念。这个理念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空间紧凑、整合用地功能等。这一理念受到规划界、政策制定方面的一些肯定,它本质上是一种高效、节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它不是摊大饼,也不是把范围搞得很宽,用地很粗放,不是这样的,它直接的目标就是要控制城市蔓延。所以,我们治理“城市病”,还是要从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做工作。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