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人民忧患党

忧患人民忧患党

读《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有感

1991年,苏共亡党。二十多年过去,对于这样一个震撼世界的重大政治事件,今天的人们对其为何亡党依然众说纷纭。近现代以来,苏共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因为前苏联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头羊,因为苏共在革命和建设年代较深地影响着我们,我们曾受其援助,又与之论战与抗衡。“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苏共的亡党带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与教训。

一、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

苏共为何亡党?《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以下简称《居安思危》)一书中列举了如“经济没有搞好说”、“斯大林模式僵化说”等六种说法,但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苏共内部出了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曾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结合《居安思危》书中以及多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苏共亡党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集团脱离群众,自利和特权思想严重。

苏共执掌政权多年,领导阶层早已失去了当初创业时的朝气和锐气,变得不思进取、暮气重重,慢慢地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居安思危》书中指出:“特权阶层已经不仅仅以追逐自己的享受为满足,还希望把拥有的一切特权长期占有,并且可以传给后代”,当苏共和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他们“毫不犹豫地撕下了原来的假面具,公开推动放弃社会主义,走全盘私有化的资本主义的道路”。结果是苏联剧变后,大批干部摇身一变成为俄罗斯新贵,占据新总统周围高官总数的75%,新政党领袖中的57.1%,新政府官员中的74.3%。

在苏共垮台前夕,有机构曾在人民中做过“苏共究竟代表谁”的调查,调查结果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占7%,代表工人的占4%,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而代表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却占了85%。看看,这就是民心!

那么苏共究竟代表了谁呢?不代表劳动人民、不代表工人,就只能代表官僚阶层自己了。历史上,脱离了群众,不论何种性质的政党、不论何种政府早晚都得下台,没有任何例外。中国先贤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斯大林多次在讲话中引用关于安泰的故事,寓意没有人民群众作为大地母亲,再伟大的人物、再伟大的政党、再伟大的事业都要归于失败。不为人民谋永福,汲汲于自身的利益,这样的政党焉能不败!

(二)领导人权力不受制约,指导思想走入邪路。

在苏联模式中,领导人权力不受制约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到后期时,由于新换上的主要领导人思想变质,给了他领导下的这个政党致命一击。

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十分严重,大清洗运动造成了严重的恶果,给西方势力攻击苏联和苏共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口实;赫鲁晓夫独断专行,决策随心所欲,听不进意见和批评;勃列日涅夫因循守旧,喜欢阿谀奉承,并且贪欲极盛,本人就是腐化堕落的“带头者”,其家庭成员以及他重用的亲信的腐败行为,使得他执政时期成为苏联历史上腐败行为风气最甚的一个阶段。戈尔巴乔夫抛弃集体领导,常常发表与苏共中央政治局不协调的观点,不喜欢、不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任人唯亲,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作为苏共后期党的主要领导人,逐渐接受一整套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公然提倡以“公开性”、“民主化”、“多元化”和“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等所谓“新思维”取代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公然诋毁苏联制度为“极权社会主义”,鼓吹要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由于他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其实际权力毫无制约也无人可以制约,导致苏共一步步滑入解散亡党的边缘。等到部分苏共党员要发动“8·19”事件时,已经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三)发展路线有缺陷而未能及时调整,消费品生产长期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苏联自建立后就深受西方国家的敌视和包围,为生存计,苏共在斯大林时代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道路。学者黄宗良将苏联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归纳为“八重八轻”:重政治轻经济,重工轻农,重重工、轻轻工,重军工轻民用,重计划轻市场,重速度轻效益,重积累轻消费,重国家和集体利益、轻个人利益。其弊端在于没有遵循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生产效率低下,浪费惊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后历届领导人虽有所调整,只是仍属小修小补、改变不大。

有学者指出,当时苏联深藏着三大矛盾,其一即为党政军官僚高薪特权集团同人民大众的矛盾。一边是党政军官僚有特权还拿高薪,一边是消费品生产依旧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特别是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没有给人民群众、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商品短缺、通货膨胀十分严重,以致人们寻找短缺商品的时间比工作时间还多。因为住房条件恶劣、食品不足、工资低、劳动定额高等原因,人们多次公开表示不满。消费品和消费水平的差距在人民心目中折射为制度的反差,产生了无可挽回的历史结局。

(四)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不够重视、反制不力。

苏共在自己选择的制度模式方面存在着诸多致命的缺陷,给了西方反共势力以口实;在此制度下,消费品生产长期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官员与人民、国内的现实与西方生活水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长期积累导致人民离心离德。理论上原本社会主义制度要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许多,可现实中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对于西方发动的“和平演变”自然处于节节防守、逐渐败退的态势,何况后来又有主要领导人思想变质、蜕化为西方资本主义信念的俘虏呢!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