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教育夯实国家软文化根基(6)

发展特色教育夯实国家软文化根基(6)

有关建议

第一,把发展特色教育作为夯实国家软文化根基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特色教育以提高育人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从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全局谋划基础教育发展,适应当前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广大中小学可以将特色教育作为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抓手,发展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当代价值观念鲜明的特色教育,从而提升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进而真正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精神,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科学发展。

第二,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推进区域特色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的优势。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创造特色教育良好外围环境上,通过制定发展规划保障特色教育规范有序、积极稳妥地推进,通过协调引导帮助学校明确建设方向、实现优势互补,通过专项资金加大支持力度、实现适当激励。市场着眼于社会需求,着重于挖掘现有资源和潜力,有助于教育资源整合。通过市场引入社会资源,可以提供先进的硬件设施设备,可以提供现代管理模式和先进教学理念,使优秀教师、骨干管理人员合理流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迅速壮大,教育水平整体提高,满足社会多层次需求。

第三,因地制宜建立自身特色学校。创办特色学校应从本校实际出发,从客观规律出发。特色学校没有统一的模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城乡之间特色学校的创建都有所不同。各校原有基础、优势和具体校情不相同,发展也是多途径、多形式的。每一所学校都或多或少拥有自己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散布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当中。关键是要善于从学校教师专长、工作优势、物质条件、当地情况和所处社会背景等实际出发,发现、挖掘、组织和运用好这些资源,并不断创新和优化,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四,把道德文化培育放在重要位置。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特色教育不能忽视道德文化的培育,要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特色教育创建过程中要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在德育教育活动中以特色教育为载体,整合利用好特色课程资源,将公民道德,良好生活习惯,热爱生命、热爱他人、热爱自然的信念,一定的审美情趣,初步的文化素养等道德文化寓于特色教育之中。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