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楼”与“大师”新辨

北京:“大楼”与“大师”新辨

摘要:过去的学术评价,大都依赖权威的印象及趣味;会有偏颇,但一旦出现失误,谁的责任很清楚。如今不一样,变得很民主,谁都参与,谁都不必负责任。因为,前有匿名评审,后有数字作证,参与游戏的,似乎人人平等。

最近这些年,原清华校长梅贻琦关于“大楼”与“大师”的名言广为传播,且日益深入人心。于是,国人好像得了大师饥渴症,到处寻找、拼命发掘,甚至无中生有地制造出各种“大师”来。说句不好听的,只有在极端封闭且缺乏自信的时代,才需要如此“造神”。眼看着这把“虚火”越烧越旺,把好些好人也给烤糊了,我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大胆断言:大师其实不太重要。

我的基本思路是:好,不是大师,也能做出一流的成果;学术风气不好,自以为的或被捧成的“大师”,必然迅速陨落。对于学者来说,学术环境最重要,你长期跟什么样的人对话、竞争,决定了你的视野与趣味、速度和高度。之所以天才成批地出现,蠢才或“不才”也都是成批出现,跟这有直接的关系。

当今中国的学术环境之所以不理想,在我看来,关键不在钱,而在学术氛围。这一点,相比清贫的八十年代,可以看得很清楚。这么说,不是提倡“安贫乐道”,也不是批判“金钱至上”,而是思考政府过多垄断学术资源,如何导致了整个评价体系的失衡。

这些年,不断有人振臂疾呼,要求政府加大投入,支持中国学术,尤其是人文学的发展。这样的好事,政府确实在做,比如大学里的985工程,以及“四个同等重要”口号等。但我更关注的是,政府应该更好地营造学术氛围,学术问题不一定由长官说了算。

对于当今中国的官员主宰学术、教授追求官职,以及大学日益行政化,很多人啧有怨言,但某种意义上,这可是我们多年呼吁的结果。只知道伸手要钱,很少在制度层面思考如何谋取思想自由与学术独立,如此短视的奋斗,结果呢,钱是日渐增加了,精神越日渐萎靡。其中的关键,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欣欣向荣的民间学术,如今土崩瓦解。在支持学术方面,政府与民间各有短长,本可互相补充。可如今,民间这条腿彻底断了,只剩下政府管理部门在唱独角戏。权力、金钱以及声誉的过分集中,效果并不好。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