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户籍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2)

社会转型期户籍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2)

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市场经济要求人口城市化与商品的规模化生产

根据发展中国家经验,健全的市场经济必须打破城乡隔离,并且人口的城市化也必须随着经济脚步的发展而加快。由于城市文明特有的聚集功能,赋予其兼容并蓄的巨大潜力,给各种劳动力人才创造和提供发挥的机会、条件和环境。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引领农民放弃固守的小块土地而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过程中,正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的大量转移,既满足城市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又使农村小块土地相对集中到适度规模。⑥从城市化、工业化的国际惯例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越彻底,就越有力地促进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然而在户籍管制之下,城乡间的人口流动深受各种条件与指标的制约,阻塞了人口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通道,使人口城市化落后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产生了相对的不适应性。

(二)市场经济要求社会分工与产业结构转换

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竞争”的特质,站在高利润低成本的角度,自然地促成了社会分工的细密发展,产业部门类别不断地涌现与增多。不但每个产业内部分工的自我要求深化,更连带地要求产业外部进行结构性转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及时、合理、有序地向城市、向其他产业转移这部分的劳动力成为中国农业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由于农产品市场价格的逐步放开,农民除了谋求基本的温饱外,第一产业在“粮食”项目以外的多种商品经营获得了较为充分的发展,这是其自我内部分工后的结果;而第一产业分工后的结果,间接促成了第二、三产业的相对发展,也使得二、三产业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发增强。然而,传统户籍制度人为地将人口划分成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加之严格的“农转非指标”制度和“离土不离乡”的政策原则指导下,直接限制了产业间劳动力的转化,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人口往往只能在传统产业内部进行自我分工,而无法进入城市的二、三产业,不利于农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相对于经济的快速成长,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明显缓慢,不但人才发展的机会受限,人才也因为制度的束缚,形成浪费的现象。只有消化农业中大量过剩的劳动力,农业的竞争力才能具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在减弱或消除进口农产品对于农产品冲击的同时,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所以,二元户籍制度严格限制农民离开农村、离开土地与中国农业发展现代化的要求产生明显的冲突,⑦亦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三)市场经济要求劳动力人才自由流动与优化区位

人口自由流动是市场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人员流动的自由化程度,二是工资的市场决定程度。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只有实现80%以上的市场化,才能被认为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而市场化程度的要素之一,就是劳动力及其自由流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按照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值规律流动,如果继续严格限制户口迁移,对人们的各种迁移活动不给予法律承认,甚至在子女上学、社会福利、住房等方面予以限制,那么,人力资源就不可能社会化,就不可能形成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⑧人才流动与商品流通一样,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源是有其自身的市场价格的。这不是贬低人的尊严,而恰恰是尊重人的价值。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不承认劳动力的市场价格,表面上把人同商品区别开来,维护了人的尊严,但实际上剥夺了人的选择自由,把人才限制在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内,人才成了户口和档案的附属物。⑨

(四)市场经济要求城乡市场融合与市场多样化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城乡劳动者、资金、物资按照市场规律有效地调配和组合,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但目前中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用行政手段把城乡人口划分成福利待遇、发展机遇、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两大社会群体,使其分别固定在各自的出生地,很难自由流动,严重阻碍城乡一体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⑩市场经济赖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便是满足人类各阶层生活需求的选择,要求商品选择的多样性,而中国大陆的二元结构社会却与这一基础相悖。由于农村人口构成的市场往往是较为单调的与低层次的商品,除了一些对于传统农业生产与生活基本用品的需求外,较少其他如消费性商品的需要,这就限制了农村市场向商品多样性的发展。且如果城市人口比例相对低落,也会使商品市场的容量有限,无法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农村人口是中国大陆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单调与简单,且绝大多数的人口被分散在全国各地,这样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市场容量和社会购买力。消费的不发达就决定了生产的不发达,中国大陆的市场也就形成了城市与农村强烈对比的特殊现象,消费与生产力差异极大。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