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既要实用有效  更要常态长效

湖南:既要实用有效 更要常态长效

摘要:工作做得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评价标准要让群众认可。在评价指标的设定上,要更加贴近群众,更加符合实际,更加通俗可行,使制度设计符合民情、代表民意、深得民心。评价过程要让群众作主。

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关键在于建立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制度机制建设要牢牢把握实用有效、常态长效的核心要求,防止形式主义。湘阴县践行群众路线的许多做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值得学习借鉴。

一、要确立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的工作导向。建立群众路线长效机制,既要解决好党员干部“身入”基层的问题,更要解决好“心入”基层的问题。要使深入群众成为一种常态。湘阴县在“万名干部进民家”活动中,要求县直单位干部每人每年走访群众不少于100户,乡镇机关干部每人每年走访群众不少于150户,实现了干部下基层、进民家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要把真情服务作为一种自觉。到群众中去,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心入”基层,需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心关心群众疾苦,真正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要让扎根基层成为一种情怀。“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焦裕禄扎根兰考,追沙追到沙落地,查水查到水归槽,用生命为基层工作作了最美诠释。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在基层这一舞台上演绎人生最亮丽的风景。

二、要把握聚焦问题更要解决问题的目标要求。把聚焦问题和解决问题贯穿于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固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拓展查找问题的方式。通过最广泛的渠道、最有效的形式,传达基层群众最真实的声音。湘阴县通过开展“科学跨越大问计”、“三访三解三比三促”等活动,最大限度地掌握了基层的真实情况,了解了群众的意愿诉求,找准了问题和整改方向。要健全解决问题的机制。建立健全“民情信封交办”、“挂号销号管理”、“领导包案处理”等工作制度,使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让群众真正放心满意。

三、要坚持群众参与更要群众满意的检验标准。工作做得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评价标准要让群众认可。在评价指标的设定上,要更加贴近群众,更加符合实际,更加通俗可行,使制度设计符合民情、代表民意、深得民心。评价过程要让群众作主。包括这次各单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方案和结果,要向群众公示,使活动始终处于群众监督之下。要将评议的尺子交给群众,干部“赶考”,群众“打分”。评价结果运用要让群众满意。群众评价结果不能只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教育实践活动而言,群众满意度不高的,要坚决“回炉”“补火”,甚至推倒重来。要增加群众评价在各项工作考评、党员干部考核中的比重,尊重群众的“话语权”。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