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就业的基本因素已发生重大变化

影响就业的基本因素已发生重大变化

民生好坏与就业高度相关。老百姓有事干、有工作做,就有饭吃,有生存与发展的条件,社会就容易稳定。所以在以往的经济分析中,就业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指标,是天大的事。但近来人们好像不太注意这个指标了。为什么呢?因为尽管我国经济在减速换挡,但就业并没有减。这种反向异动的现象,与影响就业的基本面因素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高度相关。值得研究。

——亚夫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增长扩大的反向变动现象。造成这种格局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大,每一个百分点的GDP规模较以往扩大很多,因而能吸纳更多就业;二是服务业加速发展,带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有利于创造就业的经济结构;三是简政放权激发了市场活力。

■当前,我国就业市场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问题,是由人力资本与产业发展不匹配导致的。原因一是高等教育体系错位导致人力资本与市场需求缺乏对接:二是产业升级相对滞缓,尚未创造出吸纳大规模高端人才的足够空间;三是职业教育严重滞后,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难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挑战。

■从趋势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是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二是青年劳动力人口比重的下降。与此同时,我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明显放缓,而工资水平却在继续快速上升。另外,技术进步受抑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这些正在变化的基本因素将影响我国的就业趋势。

当前,我国劳动力供求及就业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阶段。经济发展的阶段变化与短周期波动并存,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交织,一些基础性的经济变量和经济运行规律需要重新认识。这些基本面上的变化都将影响未来劳动力的供求以及就业形势。如何准确把握未来我国劳动力的供求及就业趋势与特征,需要认清以下几个基本事实,由此出发才能处理好相关问题。

 经济增速趋缓没有对就业造成压力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出现比较明显的减速,但就业情况并未出现严重减少,反而保持了基本稳定,甚至呈现稳步扩大的态势。数据显示,2010-2013年,我国GDP增速分别为9.3%、7.7%和7.7%,同期城镇新增就业分别为1221万人、1266万人和1310万人。从今年上半年宏观数据看,GDP同比增长7.4%,较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而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737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2万人。

对这种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反向变动的格局怎么看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随着我国GDP总量的快速扩大,每一个百分点的GDP规模较以往扩大很多,因而能够吸纳更多的就业。目前,一个百分点的GDP将近6000亿元,相当于1983年全年的GDP。近两年,一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带动就业增长168万人,远远高于此前80-100万人的经验规律。

第二,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带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更有利于创造就业的经济结构。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持续上升,2013年开始已超过了第二产业,达到46.1%,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占比进一步提高到46.6%,比第二产业占比高1.3个百分点。

第三,简政放权激发了市场活力。2013年开始推行全面改革,政府积极推进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其中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效果明显,仅“先证后照”改“先照后证”一项改革措施,促进企业注册登记数量大幅增加。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私营企业数量及就业人员同比增长了15.49%和10.62%,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就业稳定增长。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经过长期发展,我国经济体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再加上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形成了稳定就业的重要基石,也为下一步顺应经济在减速换挡期,更加积极主动地调整结构、更加积极有为地推动改革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矛盾突出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导致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总量矛盾一直比较突出,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这一问题有所缓解。

与此同时,结构性矛盾显得更为突出。如,从2004年开始,我国就出现了季节性的农民工“招工难”问题。大部分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农民工的求人倍率不断上涨。劳动密集型用工缺口较大,技能型人才缺口更为明显。今年一季度广东省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缺口均在10%以上,技能人才求人倍率在1.4倍以上,技师和高级技师求人倍率超过2.0倍。

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始终是就业问题的重点。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保持较快增长,预计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到达727万人,尽管大学毕业生的求人倍率也在改善,但总体上处于1或1以下。截至今年6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49%,同比降低3.1个百分点。26个省区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由人力资本与产业发展不匹配导致的。第一,高等教育体系错位导致人力资本与市场需求缺乏对接。大学本科阶段教育质量总体不高,既缺乏对学生洞察力、视野等素质方面的培养,又缺乏对实务操作能力的培训,课程设置也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第二,产业结构升级速度相对滞缓,尚未创造出足够吸纳大规模高端人才的空间。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然而,由于我国产业结构长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吸纳的人口以初级劳动力居多,对于大学生的需求相对不足。

以往,大学生毕业往往进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这部分就业需求岗位也日益减少,再加上连续多年的扩招,导致大学生毕业规模也大幅提高,形成了较大的缺口,高端及技术含量较高岗位的创造速度落后于毕业生数量的增加,适合大学毕业生的有效岗位相对不足。此外,由于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社会上缺乏鼓励创业创新的环境,导致大学生创业门槛过高,这也成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难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挑战,难以支撑世界制造业中心大国地位。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升级的,因此,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由以初级劳动力为主逐步转为以高技术劳动力为主。

然而,职业教育发展长期严重滞后,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歧视、技术工人福利待遇的不公平、劳动者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导致了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这与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严重不匹配,更加难以使我国保持这一地位并逐步提升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