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时期中国与主要大国经济外交关系的战略重点与战略选择
新时期我国推进与主要大国经济关系既应统筹考虑,树立“一盘棋”思想,又应突出特殊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把推进中美经济外交作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主轴关系大国与分轴关系大国相结合,紧紧抓住中美经济外交这一大国关系主轴不放,发挥中俄经济外交的平衡作用,中印经济外交的共进作用,中欧经济外交的助力作用,最大程度抑制日本国内“极右”势力对我发展的对冲效应。这里,就我国与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大国的经济外交关系与战略重点分别进行分析。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第一大贸易体,我们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量现在在世界上位于第一位。2012年的时候,我们和美国相比,我们比美国少150亿美元,2013年我们比美国多了150亿美元,2013年我国的贸易总额达到了4.16万亿美元,而1978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是206亿美元,那个时候在世界上处于第32位。现在从我们的贸易伙伴来看,我国是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4年5月,李克强总理到非洲访问时说,中国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当然不只是非洲了,现在我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曾经是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现在也因为周边的关系、日本的右翼势力等因素,中日之间的贸易受到很大影响,我国和韩国的贸易超过了日本,日本和我国的贸易总额下降到第五位。我国现在作为第一大贸易体,这就要求我国在国际经济外交关系上做出许多重大调整。
(一)中国与美国经济外交关系的战略重点
1、中美经济外交关系。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美国维护全球领导地位和中国快速发展是中美间最大的结构性矛盾,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可以走出历史上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关系的宿命。中美关系呈现相当复杂性、微妙性和可变性,“非敌非友、斗而不破”是双方关系的一个常态。中国快速发展给美方带来了战略“焦虑”,现实中美国对中国快速发展的应对策略既有“围堵和遏制”,也有“接受”和“适应”,是其“理想”和“现实”间的折衷。美方不想也无法全面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但是要力图控制中国发展的时间和速度,防止对美国利益带来大的冲击。一方面,美方试图借助集体力量,利用现有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规范”中国;另一方面,依靠经济和科技领域领先优势,在贸易、投资、汇率、知识产权、环保等领域向中国施压,希望“用经济手段赢得与中国的这场竞赛”。
中美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最强的纽带。建交以来两国在贸易、投资、科技合作等领域有广泛的合作,双方从中获得丰厚收益。美国企业在中国开放市场过程中获利颇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也得益于美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将由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移,势必导致两国经济互补性下降、竞争性上升,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两国经贸关系的“稳定器”作用,加剧两国经贸领域的摩擦和矛盾,增加不信任。目前看中美经贸关系也是两国摩擦最多的风险源。前几年美方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有所缓解,但知识产权分歧份量上升。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安全审查、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等一时还无法解决。
中国未来城镇化、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等,将为美国企业提供不可多得的发展机会。这有助于加深中美间经贸联系,维护经贸关系作为中美双边关系“压舱石”的作用。中美着手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研究启动的中美双边贸易与投资协定(FTA)谈判,将在更深层面和更广领域加深中美经贸联系,缓解政治、军事和安全领域的张力。建立中美新型发展大国关系下的互补、互信、互建、共赢中美经贸关系,对中美双方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对美经济外交战略重点。中国处于“将起未起”,美国看起来“似落未落”,中美两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起落变化的敏感状态之中。地缘政治、经贸往来、安全利益以及两国民族心理,都易于放大两国间相对关系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我对美经济外交方面合作是具有战略性和方向性的选择,寻找共同点,有效管控分歧,推进合作共赢是我国对美经济外交战略重点。
中国提出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以来,美国方面反应渐趋积极。中方提出以亚太地区作为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实验体。2013年4月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提出美国“太平洋梦”的概念,美国“太平洋梦”中对中国的部分“期待”,在一定条件和前提下与“中国梦”并不矛盾,双方如能在一个平台下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实现共同梦想并非不可能。“中国梦”寻求国内更加美好的生活,但同时开放地包容包括美国在内的更多国家从中国快速发展中分享经济福利,“中国梦”不排斥承担更多的大国责任,但要求取得与承担责任相称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中国梦”愿意遵守国际规则和扮演信守承诺的大国形象,但要求在规则的制定和修改过程中获得与自身实力相应的话语权。尽管“中国梦”与“美国梦”存在世界秩序观和价值观的竞争,但共同实现梦想并非不可能。
中美两国同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具有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关系有相当的“韧性”。中国应继续以积极合作的态度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时期处理中美关系,应正面应对而不继续回避与美国之间的分歧,要让美国清楚中国发展的国内和国际诉求,以及中国在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上的战略底线,减少美方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过度想象。要努力将中美利益共同点做大,同时使美方明白,中国尊重和支持美国对于现有国际秩序的主导权,但需要美国不过度挤压中国正常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空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