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国家治理转型的五大趋势(2)

论当代国家治理转型的五大趋势(2)

二、治理体制:从独断的治理转向同意与共同的治理

独断的治理与同意的、共同的治理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征求了被治理者的同意,治理中体现的是治理者的意志和利益还是包括了被治理者在内的共同的意志和利益。

是否尊重治理对象的权利涉及到是否能够得到正确的治理知识问题。有效的良好的治理肯定建立在正确的治理知识之上,而正确的治理知识是与治理者独断的意志和知识的傲慢相矛盾的,它只能来自与治理对象的交流、沟通、互动之中———这就是所谓的群众路线,它实际上是一种治理者寻找和制定正确的治理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过程,而失去了治理对象的同意和参与,治理者依据自己的意志得到的治理知识肯定是片面的和存在缺陷的。

其实,所谓的“共和”就包含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共治”的含义。如波考克所说,统治者需要意识到:他所统治的世界不是一个完全可知的世界,因而也是一个易变的、易于受到次要原因危害的世界,这就决定了统治者的独断治理是对治理的一种损害[6]。

独断的治理是单向的,而同意的治理是双向的自然也就是合作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而在独断的治理中,被治理者是被动的接受,没有讨论的余地,治理者实际上失去了从治理对象中获得知识的机会,而同意的治理中相关的政策必须尊重被治理者的权利,经过他们的同意,允许他们的参与,实际上是吸纳了治理对象的意见,使得治理的知识更加完善和符合实际。

治理知识的背后依然是治理权力的问题,如果在治理中只有治理者的权力而没有被治理者的参与决策的权利,治理的知识及其形成的政策以及政策实践的结果只能有利于或者偏向于治理者的利益。所以,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治理本身的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了,换句话说,公共政策实际上不仅仅是行政问题,主要是政治问题。

共治的含义不仅是被治理者的同意,更重要的是治理者要以平等的态度与被治理者合作一起实现治理。任何一种治理方式转型的背后都是社会的发展变化对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独断的治理到同意的和合作的治理转型的重要背景就是国家治理的对象———人、经济、社会、环境等等越来越复杂了,变化越来越快,任何形式的独断———既包括政策制定上的,也包括政策执行上的———都面临着失败的危险,而且被治理者的民主的、权利的、自主的意识越来越强。如果说在社会相对简单的传统时期独断的治理还有某种合理性的话,那么,在当今世界,就必须抛弃这种过时的理念和方式了。如彼得斯所说,当代的政府组织已经不可能再凭借法定方式和必要时的强制手段将其意志强加于民;它们现在必须与许多对政策具有影响力的自利性团体达成共识,之后才能进一步制定并执行政策[7]。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