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只迈出半步(2)

高考改革只迈出半步(2)

改革破冰,但只迈出半步

主持人:本次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历经多轮调研和讨论,才“千呼万唤始出来”,可谓承载和回应了公众对于高考改革的诸多期待。如何评价本次高考改革方案?是否解决了当前我国教育和考试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

杨东平:中国高考改革有三层不同的目标和价值,第一,科学选拔人才,这主要是对于高校而言;第二,考试公平,这是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他们一般认为,现在的总分录取模式是最公平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搞自主招生、参考其他条件,反而容易有猫腻;第三,引导高中素质教育。

本次改革方案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突出了保障教育公平的概念和价值。原来的改革在科学选材方面考虑较多,现在把公平放在了第一位。12条具体措施当中,大概有一半左右都是围绕公平问题的,包括均衡统一招生、扩大农村贫困学生比例、取消和减少加分等。此外,改变文理分科、减少考试科目、减轻学生负担,这些是从引导高中素质教育角度去考虑的。

本次高考改革方案花了3年时间制定,如今终于出台,其重大意义在于标志着我国高考改革的破局和启动。本次改革方案跟许多专家预期的改革模式还是很不一样,原来大家以为会出台一个自上而下全国性的总体方案,作为整个高考改革的顶层设计。但可能在多方面协商过程中,还拿不出一个比较成熟的整体方案,所以现在形成的是一套改革若干意见,只确定了上海、浙江两个省市作为改革试点。本次改革架构和措施跟原来预期有很大变化,所以其重要意义还是在于启动和破冰。

谢小庆:中国高考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是公平问题,例如不同省份录取比率不一样、农村孩子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不高等等。另一个是效率问题,在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思路下,我国即使最优秀的大学也培养不出最杰出的人才。建国65年来,北大、清华、复旦这样的高校,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所以高考改革除了解决考试公平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解答所谓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本次改革方案,在“促进公平、科学选材”的指导思想下,在效率和公平方面都有照顾,可以看出改革者力求达到二者间平衡。从公平上说,改革提出了提高高考大省的录取比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等;从效率上说,改革提出文理不分科、减少考试科目、实行多元化录取等,力求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录取模式,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引导素质教育、培养优秀人才。但是,也应看到,本次改革方案在给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实行招考分离等方面,步伐还非常谨慎。因此,我们都普遍认为,这次高考改革只迈出了半步。

主持人:如何才算迈出“一整步”?理想的、彻底的高考改革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

杨东平:高考的整套改革体制,应该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考试科目改革,二是是招生录取制度改革。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文件中,关于高考改革的表述即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但是,现在出台的12条高考改革措施多数集中在考试科目改革上,基本回避了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因此说是“迈出半步”。但是这次改革方案本身的定位也不是高考改革的一个完整的顶层设计和目标模式,而是启动试点先行。

我过去三年来一直参与这个改革文件的制订,我们专家群体的主要意见,认为在整个高考制度设计中,应该以招考分离、扩大高校自主权,改革现行的招生录取制度为改革目标。考试科目怎么组合、怎么改,过去改了20年,但只要最后仍是总分评价,无论考试科目怎么改,还是能够出状元,学生还是唯分数论。所以,我认为完整的改革目标,是打破总分评价,在招生录取中实行多元评价模式,通过给予高校招生自主权,让不同的高校、不同学科,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制定自己的录取标准,惟此才能真正达到选拔人才的改革目标。

吴华:这次改革方案,在很多具体细节上做出了一些创新和探索,是很值得肯定的。但在改革的思路上,还是没有摆脱全国统一规划的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如果说要依靠中央政府制定统一的改革方案来实现科学选材的目标,我认为这个思路本身是违反科学方法论的。因为每个学校、每个专业、每个学生的需求都不同,由中央统一制定改革方案很难适应不同主体多样化的需求。所以,高考改革的最终方向,应该是让高校拥有自主办学和招生的权力,让高校根据对市场信息的判断,自主决定招生专业、招生计划、招录方式和标准,让培养出的学生能真正适应市场的需求。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