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湖南:“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摘要: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关乎国运民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13亿多人的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一直是“天字第一号”的大问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那么,如何应对全球性粮食危机,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第二届隆平论坛约请相关专家学者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报今天将部分专家的思想火花倾情呈现,以对粮食安全工作略尽绵力。

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向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 陈锡文

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向,表现在五个方面:

主要农产品进口数量不断增长。目前中国的主要农产品供给出现了一种非常值得我们去分析的现象,一方面,国内的主要农产品在不断的增产,另一方面,进口的农产品品种在扩大,数量在增加。其中,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品种明显增多,数量在不断增加。就目前的情况看,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棉花、油料、糖、奶、肉六大农产品每一样都需要进口。进口的原因复杂多样,有的是国内供求有缺口,有的是国际市场价格比国内低,还有的是品种的调剂和调换等等,但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进口农产品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农产品价格国际竞争力下降。从最近的情况看,由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多数大宗农产品正在承受着国内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这样一种压力,所以有一些品种的进口,其实未免见得是国内的供给不足,而实际上主要是价格竞争力不够。从目前看,主要的大宗农产品,比如说谷物,谷物的价格如果按批发价来算,国内外的价格大概每一吨要差400到800元钱,也就是说国内的谷物价格大概要比国际市场价格贵400到800元,折合到每一斤就要差2毛到4毛钱,这样就给国外的谷物进入国内市场提供了一个价格竞争方面的优势。

WTO对农产品的影响加深。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初对一些重要的农产品(WTO叫敏感产品),单独承诺了它的进口关税的配额。当初承诺的关税配额中,有小麦、大米、棉花、糖等。但是大豆没有设置关税配额,正是这样一种局面才造成现在大豆进口长驱直入。应该说当时做的这种选择,使在入世之后的最初十年,农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稳定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从现在来看,新的压力已经形成了,国内的农产品的价格已经突破了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突破了这个天花板。这对国内的农产品、对国内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都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导致原有政策的成效在降低。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整个宏观经济情况的变化、城市二三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农民工就业,特别是农民工就业的增长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持续五年来,农民工外出就业的增长幅度是年年下降,这里面当然有更深刻的经济结构、发展阶段等原因,未来到底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对农民的收入、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会有些什么影响?这些年来已经形成的农民收入增长主要靠外出就业、主要靠来自工资收入的增长,这种情况会不会有变化?这需要去认真研究。

农业的生产成本与农民的收益遭受挑战。农民在农业中的收益的变化最近这些年非常明显,国家发改委对于去年包括大豆的四大粮食品种的收益成本情况做了调查分析认为,在目前这种成本投入背景下,纯收入的增长非常艰难。正是这种变化带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农民的收入结构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这里头有两个标志,一个标志就是去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占第一位的比重最大的是工资性收入,首次出现了农民务工的工资性收入超过家庭经营性收入,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变化;第二个标志性的收入变化是种植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发生了变化,农民种植业的收入占他的人均纯收入已经不到四分之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运用政策手段去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因为对农民来说,只占不到四分之一的收入,所以政策的调整实际上越来越困难。

五个新趋向,使中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