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问题是社会主义与生俱来的基本问题(7)

价值问题是社会主义与生俱来的基本问题(7)

—关于社会主义价值问题的若干思考

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

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既关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繁荣,又关乎人民群众的现实福祉与理想信念。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也是社会主义自身价值的最好证明。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是复杂的,其中需要着重把握其阶段性特征与条件性基础。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具有阶段性。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总体上而言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进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究其原因,首先,在社会主义价值实现的进程中,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既表现在对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已有文明成果的接受与传承,又表现在可以根据新的情况对待历史、创造未来,社会主义价值实现的内涵由此更为厚实;其次,人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着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实践也充分表明,社会主义的价值实现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性需求、温饱性需求等方面呈边际递减趋势,而社会主义的价值实现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社会公平正义需求等方面则呈上升趋势;再次,在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思想多元化等的世界发展大势下,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与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之间相互寄生,相互影响,共同反映出某些个体、某些群体对社会主义价值实现的焦虑和跑偏症候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

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需要具备诸如主体确立、物质基础、制度安排、机制建构、介质平台、认知引领、管理提升等相应的条件基础。就其中的主体确立而言,首先,人民是社会主义价值实现的主体。一切事物的价值都是对人而言的价值,没有人的存在,价值就既没了可依附,也没了可判断。社会主义价值也是如此。社会主义价值因人民而存在,为人民而实现。同时,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始终离不开人民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只有通过现实的人民以及人民现实的实践活动才能去不断创造社会主义价值,不断实现社会主义价值,不断体验社会主义价值;其次,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人民对社会主义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价值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在社会主义价值判断上,需要将个体、社会、国家与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价值评价、价值环境、价值传播等诸多的价值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些价值要素相结合的凝练概括与集中体现。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价值判断也深刻反映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独特的价值诉求,反映中国人民对于社会主义价值实现的不懈追求;再次,人民的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的价值实现具有一致性。一方面,人民的价值追求与社会的价值实现之间所具有的一致性构成了中华民族生息绵延的主航道,演绎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主旋律,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进程。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价值实现也客观上要求必须协调好社会主义价值满足与人民价值需求之间的关系问题,要让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国家价值目标的过程中也同时能够更好地实现个体的价值追求,从而为社会主义更好、更高价值的实现创设出更有利的群众基础与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