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让公平照亮民生 让民生托起梦想(2)

山西:让公平照亮民生 让民生托起梦想(2)

摘要:实现中国梦,归根结底是把民生搞好,民生改善是对中国梦的最好诠释。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关乎着人们对中国梦的信仰和支持。公平正义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是孵育、实现民众梦想的土壤,是民众满意度的一杆秤。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改善民生提出了由单向突破向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需要以践行起点公平和社会正义为准则,以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和生存状态得到改善为旨归,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来推动和保障。通过制度体系建设,应用制度刚性约束,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地享有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权利,特别是保障处于社会劣势地位的弱势群体,使他们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更有尊严,同时从制度上消除特殊利益集团和部门利益的羁绊,防止他们利用权力侵吞社会财富,有效遏制社会两极分化。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既是政府职能使然,也是政府职责所在。政府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要畅通社会诉求渠道,使制度体系中的规范能让各种利益要求达到恰当的平衡,充分调动人民创造财富的热情和动力。

人民群众能够过上好生活,归根结底是要获得并能充分行使其民主权利。没有民生问题的权利性解决,就没有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民生问题,可从治标开始,但终要走向治本,核心问题就是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入手,真正实现民众的民主权利,把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位。就此意义而言,民生问题的治本之道在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每一个群体都能正常地行使民主权利,以民主权力的平等促成社会利益的平衡。就现实而言,要调整利益格局,逐步解决分配不公;完善法律制度,尊重司法和排除干扰,让民众权益得到法治保障;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构建起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构织社会保障网络,切实保障每个人的基本需求。实现起点意义上的公平,就必须落实人民群众平等发展的民主权利,保障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充分实现。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为人民执政”,总是习惯于从党和政府如何把事情做好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对“靠人民执政”的问题重视不够,也没有从民主政治的层面完全解决好 “靠人民”的问题。历史经验表明,单纯强调“为人民”、忽视“靠人民”的做法,不一定就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在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无疑又一次重申了那个重要命题,即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是国家的主人,党的执政只能是为人民,也必须靠人民。现在,随着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社会生活的领域日益广泛,范围不断扩大,积极性不断提高,进一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条件更为成熟了。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拓宽和发展人民群众民主参与的各种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最大程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现中国梦,归根结底是把民生搞好,民生改善是对中国梦的最好诠释。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关乎着人们对中国梦的信仰和支持。公平正义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是孵育、实现民众梦想的土壤,是民众满意度的一杆秤。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就能让智慧涌流,让创造力迸发,让财富倍增,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作者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