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4中国政情五大领域

聚焦2014中国政情五大领域

摘要:在这一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中国政情发生了一系列重要改变。《人民论坛》、《国家治理》周刊和《学术前沿》在这一年当中紧跟政情热点,广泛邀请理论界各方专家学者发表观点,畅所欲言。本文从中国道路、国家治理、政府机构改革、反腐败和依法治国等五个角度为您盘点2014年诸多专家学者发表的那些精彩观点。

一、中国道路: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道路问题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这条道路,它的开端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的指向是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实践基础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它的丰富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的思想灵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因此,2014年以来中国道路的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

中国道路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吴波在《人民论坛》杂志第445期上刊文发表了关于中国道路的观点:

关于中国道路,首先自然是对其特殊性的确认和强调。任何一条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发展道路,都一方面蕴含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所决定的特色,另一方面也必然蕴含在解答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方面所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道路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一方面是中国道路选择的自主立场。在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这是中国道路探索的首要经验;另一方面是中国道路实践的高效原则。道路评价不能简单地从西方的观念出发,以西方社会的发展特点虚无化中国社会的发展特点,视西方发展模式为中国必须遵循的普遍性。高效是原则和效果的统一,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呈现。

世界上不存在最好的政治制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谢宝富在《人民论坛》杂志第450期上发表文章谈了政治发展道路:

我国尚不具备实行西式民主改革的条件,我国应走稳健型政治发展道路。由于西式民主本身的局限、高度复杂的国情、战略机遇期共识等原因,可以预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不可能走西式民主改革道路,而只能走有中国特色的稳健型政治发展道路。

世界上不存在最好的政治制度,而只有最适合某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正像世界上没有最好的爱人而只有最适合你的爱人一样。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