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织锦的工艺特色
黎族姑娘13岁就开始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纺织,精湛的纺织技术因此而能够世代传承下来。黎族妇女发挥自由的想象力,创造了黎锦织绣的艺术图案。黎族织锦上有水波纹、藤条纹、彩虹纹、云雾纹、方块几何纹、星月圆点纹、草树纹、竹林纹、牛鹿凤鸟纹、槟榔树纹、昆虫纹、古人舞纹、房屋纹、谷类纹、青蛙纹、生活工具纹,以及较为常见的日月、星辰、雷电、山川、流水、云雨、白藤、碗锅、藤箱和龙凤、黄猄、水牛、鸡狗、龟蛇等动植物和自然界的物象等120多种。这些图案是根据黎族的生活环境、地理条件等自然形象,通过艺术抽象化而形成的。黎锦图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妇女服饰上的各种花纹图案,以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生产工具纹以及三角形、菱形等多种几何图形的纹样居多。另一类是刺绣在龙被、织锦壁挂、织锦挂包和各种装饰物上的图案,以人形纹、龙纹、凤纹、鹿纹、青蛙纹、树木花草、雷电日月水火等吉祥物居多。
传统黎锦,从纤维材料到染色材料,绝大多数取自周边山野沟壑
黎族分哈、杞、润、台、美孚五大方言,各方言区由于生活习惯、文化经济、生产环境等因素的不同,织锦图案也有所差异,这使得黎族织锦五彩缤纷,丰富多样。哈方言地区的图案以人形纹、动物纹为主,植物纹、生产工具纹、自然界的各种图形纹样为辅,造型生动,构图饱满,色彩浓烈,内容丰富。杞方言地区的图案多描绘人的神态,如舞蹈、生产、生活、婚恋等,以祈愿岁岁平安,人丁兴旺。润方言地区的图案追求形似,色调和谐,对比鲜明,线条清楚,以人形纹、龙纹、鸽纹为主,其他动物纹、植物纹、花卉纹为辅。台方言地区的图案以人形纹、青蛙纹居多,尤其是青蛙纹在筒裙上更为普遍,因为在黎族社会里,青蛙用于表示母爱和避邪。美孚方言地区的图案以人纹、鹿纹、蜜蜂纹、鸟纹、汉字花纹、波浪纹、水波纹、曲线纹居多。鹿是黎族人民心目中的吉祥物,是善良和美好的象征。
黎族姑娘13岁就开始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纺织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传承和保护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国海南省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它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用棉线、麻线和其他纤维等材料做衣服和其他日常用品。黎族妇女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习扎染经纱布、双面绣、单面提花织等纺织技艺。母亲们通过言传身教,传授技能。黎族妇女仅凭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和对传统样式的了解来设计纺织图案。在没有书面语言的情况下,这些图案便成了黎族历史、文化传奇、宗教仪式、禁忌、信仰、传统和民俗的记录者。黎锦是黎族重要的社交、文化场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一些宗教仪式和各种节日,特别是婚嫁场合。每逢这些重要日子,黎族妇女都会为自己设计服装。作为黎族文化的载体,黎锦的传统纺织技艺是黎族文化遗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黎锦技艺传承模式正面临着挑战。过去,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不仅为全体妇女所传习,并且是她们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这种技艺主要为家族式的传承,以母女相传最为普遍。女孩从懂事起,就开始学习纺染织绣的技艺。如今,母女相传的黎锦技艺传承方式受到了现代教育方式的影响。女孩到了学龄阶段要去学校读书,已无暇花很长的时间随母亲在家学习传统技艺,或用几个月时间来为自己织一条筒裙。由于黎锦花纹图案完全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没有现成图谱保存,随着老艺人去世这种技艺正在快速地消失。
黎族妇女仅凭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和对传统样式的了解来设计纺织图案
尽管受到现代社会发展威胁,但该技艺仍在活态传承,现今,黎族人民为了该技艺的传承做了许多努力,民间组织多次举办专项赛事和培训班;五指山市冲山镇番茅村等一些村寨,村民自发地组织起来,从事黎锦技艺传承和制作;老艺人主动招徒授艺,将精湛技艺传授给年轻人。海南省政府也就黎锦纺、染、织、绣四大技艺的保护事宜列出了工作时间表,要在2013年结束前,举办5项主要活动———一是培养传承人和建立传承村;二是建立纺、染原料生产基地;三是建立遗产保护法规和规章;四是建设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档案和数据库;五是建立黎锦技艺保护的官方网站和研究机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