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驱动”战略是我区推进跨越发展、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重大战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中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新要求,如何把构成“双核”的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打造成绿色经济区、绿色经济带,是一个需要在认识上和实践中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在实施‘双核驱动’战略中,要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探索跨省区流域生态建设新模式,建设岸绿水清的千里生态廊道”。环境保护部门应按这一要求积极作为,努力做到环境监管和服务发展动作快、思路新、起点高、工作实,不断优化“双核驱动”的载体和保障。
坚持最科学的规划设计,引领形成符合环保要求的区域发展布局
规划是发展的龙头。必须在《北部湾经济发展规划》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框架下,做好最科学的方案设计和任务分解落实,以此引领形成符合环保要求的区域发展布局。
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双核”环保一盘棋布局。严格按照《广西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区域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定位,在充分论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统筹制定与资源环境保护相适应、相协调的区域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梧州、贵港承接产业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一定要坚守环保红线,“发展接力”不能变成“污染接力”;柳州、来宾转型发展区选好发展定位和替代产业;南宁、崇左、百色开放门户区找准开放和合作发展的突破口;北海、钦州、防城港打造优势临港产业,探索形成跨省区流域区域合作发展型模式和生态建设新模式。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分区分期分类分级管制。“双核驱动”战略推进必须把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底线和区域安全的重要底线之一。要以北部湾和西江为重点,划定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大气、水、土壤环境红线,划定水、土地、能源等自然资源利用红线。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深入实施入海河流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强化陆源污染治理;强化沿海企业和船舶、港口污染防治,加快推进沿海各市的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加强入海断面及近岸海域水质监测与预警。西江流域开展生态环境专项调查,结合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体功能区划、产业布局、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等,抓好西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实施,确保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加大投入和严格准入双措并举,做好发展和保护的加减法。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优化生产力布局;深入实施水、大气、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下大力气解决灰霾、饮用水安全等环境问题。制定实施更加严格的产业环境标准,出台限制和禁止发展的产业目录;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坚决淘汰“两高一剩”落后产能,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项目建设实施,坚决杜绝污染项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