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工作高校守土有责(2)

意识形态工作高校守土有责(2)

高校党委应该更加重视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重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倡导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等美德,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礼仪以及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适应中国的国情。同时,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也不妨适当地采取“拿来主义”,有选择地借鉴其他国家的教育方式,如增强竞争意识、遵守社会公德、提升礼仪水准,等等。要在确立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和精神引领的同时,对西方文化、西方思想以及各种社会思潮有更深刻的认知、更令人信服的交锋。促使大学生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上,聚集起广泛的价值共识。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大学生适应将来纷繁复杂的世界,也更加有利于大学生融入世界,在未来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中胜任所担当的角色。

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是检验高校党委是否抓好党建、抓好方向的重要标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特征,高校加强思想引领的任务十分繁重而紧迫。在坚持什么、巩固什么、发展什么、反对什么、警惕什么等原则问题上,必须举旗帜、指方向、亮底牌、点要害。要切实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无论是教学和教材编写,还是学术研究和学术论坛,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齐全、人才聚集的优势,在理论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使“三个自信”不仅体现在日常教育中,也体现在学科建设中。要抓好社团、课堂、讲座、研讨会、报告会等的管理,坚决守好校园网络的阵地,决不给错误思潮和主张提供传播渠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