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与工作考察材料

群众路线与工作考察材料

核心提示:近年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只有着眼于群众根本利益,妥善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利益诉求,才能协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民政工作直接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民政部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长期以来,市民政局将贯彻执行党在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贯穿于整个民政工作的始终,忠实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进一步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2011年5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一、基本经验

市民政局紧密结合“民政为民”的工作职能,将推进民政民生工作作为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队伍。

(一)提高困难群体生活水平。市民政局始终将保障和改善贫困群众生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2006年以来,多方筹措资金,先后6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使全市的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由月人均130元和年人均500元提高到目前的月人均280元和年人均1500元,年保障人数分别由不足7万人和8200人增加到8.6万多人和12.6万多人,补助水平分别由月人均60元和10.8元提高到月人均172元和93元。2005年,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医疗救助年救助人数由启动之初的不足2万人增加到目前的18万多人,年发放救助金由210万元增加到4700多万元。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困难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二)改善特殊群体生活条件。目前,全市有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等社会特殊群体1.8万多人。市民政局着力提高特殊群体生活保障水平,2006年以来,在农村,投入资金2.8亿多元,新(改、扩)建敬老院126所,床位数由1412张增加到9617张,五保集中供养率由8%增加到56%在;城市,投入资金1.5亿多元,新(改、扩)建国办城市社会福利机构13所,消除了7个区(县)无国办城市福利机构的空白,在全省21个市(州)中率先实现了县县有国办城市社会福利机构的目标。城乡福利机构的快速发展,为城市“三无”对象、农村五保对象等社会特殊群体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三)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在“5.12”大地震发生后,市民政局全力以赴查灾救灾,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为受灾同胞献爱心,所募集的6300多万爱心善款未提取任何费用全部送往了重灾区,树立了极高的社会公信力。同时,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和单位,争取慈善捐赠资金9300多万元,用于资助全市23所教育和福利机构的灾后重建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工作中,抢抓机遇,协调筹措资金13.5亿元,帮助农村11万多户受灾群众重建维修住房,提前10年完成了全市农村困难群众的危房改造。筹措资金7500多万元,启动了中心城区大型避难场所、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仓库和沐川、峨边、马边3个分库目的建设,确保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治疗。

(四)美化居民群众生活环境。社区是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居民群众活动的重要平台。2008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民政局按照“最方便空间给群众办事,最大空间给群众活动,最小空间办公服务”的原则,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全市247个社区的办公和服务用房由平均不足50平方米增加到280多平方米。切实加强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社区政府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在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社区已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139个社区建立了一站式社区服务站,居民群众办事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的目标。同时,积极拓展社区养老、文体娱乐、志愿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以全方位和零距离的服务将社区建设成为了群众的温馨和谐家园。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