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的对外开放

经济新常态下的对外开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接连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面对对外开放出现的新特点,要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深入认识和理解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深刻内涵具有重大意义。

一、三个一:我国对外开放的三大总体目标

一个新体系:即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个开放型经济新体系覆盖的范围是全方位的,它包括了开放的部门和领域、空间配置、开放方式、边境上和边境内的改革内容以及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要求。一个新体制: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个新体制主要应包括四方面特征:第一是建立与服务业扩大开放相适应的新体制和新机制,这主要体现在外商投资管理体制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体制之中;第二是逐步建立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相接近、相适应的新体制和机制,以应对当前全球区域经济合作中正在酝酿的国际新规则;第三是建立具有支撑新体制的战略纵深和更优化的空间布局,使新体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与更大的国际经济合作空间;第四是逐步培育具有与海洋战略意义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机制,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建设并向海洋强国迈进。一个新优势: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它不仅只包含我们过去常讲的生产产品和生产经营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它提出的新优势包含了三个方面:第一仍然是市场竞争优势,但我们过去依靠的是劳动力、土地等廉价的要素禀赋优势,而现在要培育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管理的新优势;第二是体制优势,即要以开放促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优势因素;第三是规则优势,即培育参与制定国际规则的能力,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发起新倡议、新议题和新行动,更有能力提供全球公共品,履行大国责任。

二、着力实施“三大战略”

“走出去”战略要有新目标。过去追求的目标只是为了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在新的开放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还要求体现互利共赢,增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东道国福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应培育成为当代的跨国公司,构建自主的跨国生产经营价值链、整合全球资源。

自由贸易区战略要上新台阶。我国目前实施的自由贸易区有两类,一类是我国单方自主的对境外所有经济体开放的自由贸易区,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另一类是双边或区域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协议的自贸区。

“一带一路”战略要起航。“一带一路”则是我国睦邻友好、互利共赢对外经贸政策的体现。目前我国已与11个邻国签署了陆地边境口岸开放及管理问题的双边协议,协议开放口岸100多对,较好发挥了边境口岸作为人员、车辆和货物出入境通道的功能。边境地区的双方依托口岸,利用外联快捷、物流集中的优势,发展了旅游、物流仓储、加工、投资等经贸活动,活跃了边境地区双方的经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将使这种经济贸易活动扩展到更多领域并辐射到更广泛的地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