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层党组织要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体系创新
城乡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体系创新:一要创新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组织体系。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服务组织建设为重点,创新组织体系。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切实选好配强带头人,充分发挥党组织、社会组织和自治组织在依法治理中的作用。二要创新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工作体系。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创新工作体系。以结对帮扶困难村和联系社区为重要载体,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依法化解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三要创新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方法体系。坚持法治与德治、管理与服务、查处与教育、打击与保护、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创新方法体系。健全网格化管理,完善市民公约和村规民约,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基层依法治理格局。四要创新基层治理法治化保障体系。以完善基层法治设施为重点,创新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基层办公场所、装备设施和经费保障等问题。
三、基层党组织要大力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和法治队伍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建设,强化基层法治队伍,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推进法治干部下基层活动。这就明确了城乡基层党组织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指出了基层党组织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方向。
(一)基层党组织要推进法治机构和法治队伍配置
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和法治队伍建设,要着力解决基层法治机构不健全、法治队伍不稳定和人员配备不足、执法监督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一要加强基层法院、检察室、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派出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整合县级公检法司队伍,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法治网络;在边远乡村设立便民诉讼站、诉讼联系点并选聘诉讼联络员;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置巡回审判点,配齐人员,推行巡回收案办案,最大限度服务群众。二要建立城乡基层综治机构。实行基层干部联村维稳制度,推进农村社区网格化治理;加大城市街道居委会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整合社区治理资源,完善社区单位参与基层治理的协商合作机制。三要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社区中介组织发挥作用的法治建设组织结构,推动公正廉洁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增强执法公信力。
(二)基层党组织要建立重心下移的法治工作机制
基层党组织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的机制创新,把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动态治理相结合,提升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水平。一是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化解、处置机制和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变治标管理为治本管理,掌握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的主动权。二是坚持“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办理、限期处理”的原则,强化人民调解中心组织听证对话、社会舆情研判、社会风险评估、指导重大纠纷排查调处等综合功能。三是构建民意吸纳和利益表达机制,拓宽听证、评议、监督、举报、行政效能考核等多种形式的表达诉求渠道,保障城乡居民的知情权、咨询权和监督权,依法妥善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四是推进法治干部下基层活动。积极引导法治干部到基层挂职、任职或驻地服务,为他们在基层工作创造条件;扎实推进信访接待下基层,做好干部带案下访、专题接访、重点约访等工作;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广泛开展法律进村庄、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进学校等宣传活动,增强基层群众的法治观念,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执笔人:杨升祥 王沛战 吴建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