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呼唤“大国心态”

“一带一路”战略呼唤“大国心态”

为什么我们要“一带一路”?

首先,金融危机打破了“西方消费、东方制造”模式,国际分工重组。特别是经过了这次金融危机以后,整个世界经济在重构。过去那种“西方消费、东方制造”的国际分工模式,现在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能力在下降,储蓄在增加,再靠信贷来刺激消费难以为继。同时,对东方制造来说,大量出口、大量顺差的模式都已更新重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有新的市场,有新的发展模式。

其次,全球性产能过剩加剧,需要新需求、新增长动力。产能过剩,其实不仅是中国遇到的问题,也是全球遇到的问题。整个大宗商品的过剩与全球的生产过剩有很大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全球范围内需要新的需求,特别是需要新的增长动力。

第三,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重构,TPP/TTIP需要第三极来平衡。最近在美国,我们与很多官员和企业家接触,他们说这是很好的规则,但是真正推行起来还是很困难,因为即使是发达国家,以及那些和发达国家联系比较紧密的发展中国家也不是全能接受这么高的规则。我们需要第三极,而这个第三极恰好主要部分就在“一带一路”上。也就是说,世界需要一个除了TPP、TTIP之外的第三极,而且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

从国内的角度看,我们也需要一种新的发展战略、新的开放战略。过去30年,我们是引进来的战略,把国门开放,将资金引进来,产品卖出去。现在,这种开放模式已经受到很大挑战。

一方面,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挑战,因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基本工资加上其它成本,几乎一个人要四五千美元,这在国际上,特别是在亚洲已经是相当高的劳动力成本了。所以一大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要转移,一种可能是转移到西部,但是西部的工资也不低,相当部分要不断地转移出去,需要承接。

更重要的是,过去我们“引进来”这种开放模式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从2014年开始已经成为对外投资的净投资国,也就是外国直接投资到中国的数额比中国直接投资到外国去的少,我国对外投资每年有20%-30%的增长,而引进来的投资每年仅增长百分之几,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如果说2002年的时候我国对外投资还几乎为零,现在规模已经变得非常巨大了。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内生经济需要一种新的开放战略,一种新的开放模式,就是在“引进来”的同时要大规模地“走出去”,甚至走出去规模比引进来规模还更大,因为中国是一个储蓄率非常高的国家,我们的投资消耗不了这么多。

基于此,从国际宏观环境的需求和国内的经济需求看,我国需要一个新战略,一个新的开放战略,而这个开放战略就可以用“一带一路”来概括。这“一带一路”,大家不要把重点放在“一”字上,实际上这是我们新的、未来开放的一个大战略。

从这个意义出发,可以看到,现在的“一带一路”远远超出了过去想的那种“带”、“路”的概念。这里包括的国家有65个,人口是44亿,占全世界人口的63%,这实际上是全方位的、更大范围的开放。

而这65个“带、路”国家,整个的外贸、外资的流入,每年增长13.9%和6.5%,比全世界平均增长都快很多,而且预计未来10年,在这65个国家出口将会占1/3,真正成为第三极,如果说其它的“泛太平洋”、“泛大西洋”是一极的话,我们这里出口达到1/3,理所当然地成为第三极,当然这里有很多重复的部分。

在这65个国家里,35个以上的国家人均GDP才3000多美元,与我们有发展差距。而它们的人口就有将近30亿,这个数字非常大,可以创造非常大的市场。

从国内来说,“一带一路”可以带动国内需要大力发展的地区,特别是在“一带”上,西部需要大量开发;在“一路”上,实际上包括着亚太的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相连,恰好这“一带一路”就把整个世界给包括进来。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