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国有企业在这次改革过程中,也许利益不如原来来的快、来得大、来得多。这就要看改革是不是对全局有利,对国家有利,对未来发展有利,对整体有利。有利中央制定改革方针,就必须服从中央,包括做自我牺牲,没有一点牺牲精神,说服从纪律就是一句空话。
第三个问题,纪律建设与作风建设的关系。实际上改革、调整,现在最难的是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其实最难的是权力结构的调整。转变作风就是转变职能,转变职能实际上是转变调整权力结构,因为我们是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出现了一些现象,什么现象呢?职能不分、党政不分、政社不分、政企不分,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权力也不分,这出现了决策、指挥、管理、协调一锅烩、角色不清。在角色冲突中要做出明智的选择,如果仅仅是站在个人角度去看一个问题,很可能对有利的就执行,没有利的就会抵制,那么做出的决策和采取的措施与党中央就可能不会保持一致,实际上这就涉及了政治纪律问题。所谓政治纪律就要从政治上看问题,从全局看问题,个人要服从组织,少数要服从多数,下级要服从上级。
第四个问题,纪律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有关。什么人最守纪律?有理想信仰的人是遵守纪律的、自觉的。我们党的纪律,政治纪律是一个最大公约数,是根据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问题制定的党的纪律,他体现党员的信仰和人民群众的共识重叠,最核心的从意识形态来讲,体现了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取向。制度是一种约束,它就是秩序,这个约束隐含着一种价值取向。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三个层面把它的内容做了一个界定,国家层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党的纪律是为我们党的核心价值体系服务的,特别是对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起约束和价值导向的。所以我们的纪律建设要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建设结合起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