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严明党的纪律,推进依法治国
为什么党的纪律和依法治国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我们是执政党,而且是一党长期执政,严明党的纪律,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党首先要对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强调纪律,然后对国民才有可能强调法律。同时党员又是国民,你不但要遵守纪律,还得遵守法律。
新形势意味着新要求。我们在党战争年代是革命党、非执政党,现在我们执政了,要求就不一样了。执政以前我们是要打破一个旧世界,消灭反动统治,建立新的国家。现在我们要有执政思维,以前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主要是靠革命的手段,打土豪分田地,那么现在我们靠什么?靠制度,用制度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党的纪律在这个时候就显得更加重要,党的纪律严明了,在这个基础上推行依法治国,就有根基了。当前世界有三大潮流,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这三个“化”对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有很大的冲击。如果我们没有严明的政治纪律,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浪潮推动下,很可能就会变得松散。
社会四大转型也是新形势的新特点,实际上就是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现代社会就是要文明化、现代化。它的特点就是要给人以理性的预期。首先,要按制度办事,要规范化、法制化。法制化是对国民而言的。在党内的法制化实际上就是要遵守党的纪律。所以,在这个转型期,党的纪律就更加重要,社会转型期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出现了转型综合症,合理的不一定合情,合情的不一定合法。而改革往往是改过去的制度,改不适应的旧法律,但是改的过程中,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老的没有改掉,新的也没有制定出来,在这个过渡中,很可能就有空档,有些人就利用这个改革过程中的空档,钻法律和制度的空子。如果说全社会都这样,改革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就会越来越高,那么首先就需要我们执政党,要有严明的政治纪律,有了严明的政治纪律,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在改革过程中就会从党的利益出发,尽量堵塞那些漏洞,尽量不让人钻空子。
这个里面就还有一个意识形态建设,就是把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要让老百姓心服口服,让党员执行党的纪律的时候变成自觉的行为。这就要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党情和民情。既不能走老路,也不能走邪路。现在我们处在战略机遇期,但是周边的环境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酷。党纪只能适用于党内,国法要适用于所有的国人,包括党员,还要包括进入我们境内的外国人,他们虽然不是我们的公民,但是他进入了我们国内,也要遵守我们的国法。
政治纪律主要是治理政治层面的问题,也包括意识形态里面的政治问题,所以在这个转型期,在这个新的国际国内背景下,真正要分析的不是简单的结论,而是问题。要找到问题的症结,特别是现在新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这个时候我们面临的压力是最大的,有人说这是我们执政党的心头之患,因为西方扬言,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共产党就有办法了。所以现在这种情况下要思想上、政治上严格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如果在舆论界,在意识形态领域,在政治纪律方面出现了一个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或者是没有被发现,就容易产生破窗效应。比如,有一栋房子,一个玻璃窗给你打了,如果说无意间打了,你马上把它用玻璃重新装起来,这个不是故意打的。如果说你的窗户打了没人管,人家觉得可能这里不需要窗户,既然这个窗户能打,我也可以打,你也可以打,周边的窗户都会给砸了,这就产生了破窗效应。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物的窗户,这个窗户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有可能受到某些暗示,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所以我们强调政治纪律,关键要找苗头,特别在思想理论界、舆论界,因为这个层面弹性比较大,影响面也比较大。有些政治谣言是不能容忍的,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脑袋要清醒,必须立场坚定,态度明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