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面落实依法治市 (2)

多方面落实依法治市 (2)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从顶层设计上为法治国家建设指明了方向。对铜川来讲,首要的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树牢法治思维,弘扬法治精神,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动铜川转型发展,确保把中央和省委的各项要求贯彻到依法治市的方方面面。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通过网站、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建设“透明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扎实做好调研准备工作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我们抢抓四中全会提出“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机遇,务实推进地方立法实践工作,为铜川转型发展提供法治支持。

突出铜川特色,科学立法。我们紧扣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一主题,围绕转型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群众关心关注的城市建设管理、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热点,对有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地方性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提出立法建议和规划,确保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符合中央要求,契合铜川实际,得到群众拥护。

突出以人为本,民主立法。地方立法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将把广泛吸纳民情、采纳民意作为地方立法的重要环节,通过座谈会、立法调研、立法听证等,拓宽群众参与立法的有效途径,使立法的过程成为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凝聚民心、汇集民智的过程,成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过程,这样制定的法律法规也才能真正务实管用。

突出深化改革,立法先行。当前,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第一批72项改革任务清单年内要完成63项,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工作。对重大改革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事项,在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时,同步考虑涉及的立法问题,注重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确保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

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保障线。全面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须坚持司法公正,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切实维护司法公平正义。

健全阳光司法机制。建设阳光司法,就是让公众和媒体有机会了解司法的过程和结果,避免暗箱操作,防止司法不公,预防司法腐败。通过案件庭审网络直播,裁判文书、检察文书上网公开,减刑假释案件网上公示等,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司法公开,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大力开展司法为民活动。近年来,各级司法机关把司法为民贯穿“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全过程,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司法问题,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好评。进一步深化司法为民活动,主动适应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解决好群众打官司难、法院判决执行难等问题。

加强司法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司法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引导他们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强化司法干部能力建设,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司法干部队伍。关心和爱护司法干部,帮助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当好强力后盾,为维护司法公正提供坚强保障。

营造依法办事的浓厚氛围

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应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积极培育法治文化,树立全社会人人守法、依法办事的正确导向,形成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

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依法治国理念,筑牢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思想基础。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宣传,既要教育干部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又要教育广大群众增强法治观念,养成法律习惯,提倡依法维权。

扎实开展法治创建活动。全面开展法治区县、法治乡村等创建活动,继续在全市深入开展“法治机关”“执法示范窗口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校园”“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活动,为建设法治铜川打好基础。

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促进法治的更好施行;优良的法治环境,可以促进市民道德养成。把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起来,用法律硬约束强化市民道德意识提升,用德治软约束增强市民法治信仰,营造良好社会新风尚。

(作者系中共铜川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