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知识没有那么重要
超越因材施教的教育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旅程,其中课程教学以及学科知识体系,相对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对自我的寻找而言,是重要的吗?如果我们考虑到学生未来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考虑到学生经由教育和生活对自己本质理解的不断呈现,学科知识仅仅成为其成长的背景、生活的背景以及进入前沿问题的背景。背景如何能够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呢?背景是否应当在教育中最为重要呢?
如果学科知识没有那么重要,这就意味着教师课程评分的精确化没有重要意义,意味着教师针对学科知识的反复复习和训练在本质上没有重要意义,意味着以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升学考试在本质上是低效和不准确的。
如果学科知识没有那么重要,那么教师精力投入方向应该有所调整,如果之前教师更多关注学科知识,未来应该转变到关注每一名学生,关注学生的背景、期望、家庭以及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变化和成长,对后者更加熟悉才能成为合格和成功的教师。
超越因材施教的教师不再是“园丁”,不再将学生们生长出的枝枝杈杈剪去,将学生们修理成自己脑中已有的满意模样;超越因材施教的教师努力成为学生真正的伙伴,在陪伴学生的过程中一同发展,这样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创新的学生——能够进入那些目前尚不存在的职业,运用目前尚未发明的技术手段去解决那些我们至今尚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兼元培学院副院长,三级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