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务实”传统与周边的某些国家形成鲜明对比。一个19世纪的外国人乔治·斯坦顿(翻译过《大清律例》)在谈到中国的法律时说:“当我们把眼光从胡言乱语的波斯阿维斯陀经或是印度往世书转到这部专业、理性的中国典籍时,就如同从黑暗来到了光明,从一年老昏聩的世界来到了一通情达理的乐园。……我们很难找到一部欧洲法典能像它一样既内容丰富又始终相互连贯,或者能如它一般免于复杂、偏执和杜撰。”
其实,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务实精神贯穿始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国共产党人正是这种务实精神的忠实继承者。
“群众路线”是中华民族“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把它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三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见它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意义。
群众路线本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这首先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上。它不是为少数资产阶级达官贵人服务的,而是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以及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而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对被压迫被剥削的工人和破产农民倾注了巨大同情,显示了他们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和为人类解放而献身的历史使命感。他们为人类描绘的共产主义远景,成了所有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大众为之奋斗的美好理想。这个理想与中国古人关于“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不谋而合。所以在一个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中,既包含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也包含对中华民族传统政治理念的继承和发扬。
群众路线的理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发端于我们民族“民为邦本”的古老政治理念。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阐述的关于群众路线的许多重要思想,都可以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找到它的源头。在我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源远而流长。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把它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要求执政者与老百姓心连心。这正是党的群众路线对我们的基本要求。
孔子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他又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这三段话都是说,只有关心百姓的疾苦,爱护百姓的利益,才能建立巩固的政权。
管仲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句话的现代含义,用习近平同志的话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春秋》公羊学在解释“王道”时说:“王者,往也。天下归往为王。”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唐太宗、魏征都曾引用过这句名言。这两段话的意思都是说: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用习近平同志的话说就是,“任何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素有忠君爱民思想。他们经常感叹的是“苍生涂炭”,是“救民于水火”,是“奈苍生何?”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白居易的“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人舍身忘我的家国情怀,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推崇的思想品格。
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龚自珍的“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这种推己及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内容。
中国社会的细胞是家庭。所有家庭成员都要服从长辈,孝敬长辈。出了家门,到了社会上,则要服从“父母官”。“父母官”要像“家长”一样“爱民如子”。这个传统发展到今天,由中国共产党人来继承,就发展成为执政为民,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且由于阶级立场和指导思想的不同,我们做得要比历代执政者都强,都彻底,都好。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以上我们仅以武装斗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为例,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一致性。这三点,可以说都是中国革命的法宝,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因此是有代表性的。如果细加分析,那么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重要思想理论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其源头。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
(作者系白山市委常委、副市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