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面从严治党来说,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党的地位和面临的挑战决定了必须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其他三个全面都离不开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全面从严治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各项事业和工作中都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项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需要党发挥组织、谋划和领导作用。党坚强有力,国家才能繁荣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二是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重要的利益调整。它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而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所以必须由党来进行顶层设计,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保持改革步骤的统一和协调。三是全面依法治国也必须由党来领导。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也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第三,全面从严治党也离不开其他三个“全面”。全面从严治党渗透到其他三个全面中。党掌握着巨大的权力,只有正确运用这种权力,才能实施正确的领导。党的肌体是否健康、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否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都关系着能不能正确地实施对于其他三个“全面”的领导。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党深刻认识三大规律,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二是党领导改革,党的建设自身也必须改革,并提高党的对于改革开放的科学化水平。针对党自身的不适应之处,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化党的制度和其他各方面的改革。三是党领导制定宪法和法律,党也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可见,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其他三个“全面”的战略举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互相渗透,共同推进。
所以,在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治党治国大思路的高度,全面领会和把握“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把全面从严治党放到“四个全面”的布局中来把握,正确处理全面从严治党与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坚持与其他三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认识和适应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特点
刘云山同志2014年12月19日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统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考量,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党中央就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做出了一系列部署,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这种部署和举措,基本内容仍然是多年来一直强调和坚持的五个方面的建设。但明显地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什么?可以从不同角度概括。但最为集中的,恐怕就在“全面、从严、治党”这六个字、三个词上。
1、第一个特点,是“全面”。
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依然是全面推进,但这个“全面”有明显的重点,也有明显的特点。
一是以教育活动为抓手,全面落实治党部署。
从2013年6月开始,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这场活动,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教育,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进行了一次全面整治,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教育实践活动是专项活动,但活动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在活动中,中央相继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公务用车改革等一系列制度。各级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联系服务群众、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制定和修订了一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因此,通过这项活动,带动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等各方面的建设。
教育实践活动本身总是短暂的,但活动的成果要能够转化为常态化的东西加以巩固。所以中央要求坚持力度不减,措施不松,不达目的不罢休,不改到位不收兵。在专项整治方面,中央确定了21项任务,要求盯住不放,一抓到底。还要求进行一次回头看,杀一个回马枪。
二是以作风建设为引领,全面带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净化。
十八大后,中央制定“八项规定”,以此作为突破口,狠抓作风建设,制定了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很多制度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作风问题是腐败的温床。要结合实际,找准“四风”的具体表现,突出重点加紧整改,尽快取得实效。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全国共查处违规问题6万多起,处理干部8万多人。
作风建设,抓得紧,抓得严,也抓得细,抓得宽。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强调,要着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着力整治跑官要官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吃拿卡要问题,着力解决接受会员卡、商业预付卡问题,着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各种节庆、论坛、招商会、国际性会议泛滥等问题,着力制止滥建楼堂馆所问题。要统筹制定领导干部办公用房、住房、配车、秘书配备、公务接待、警卫、福利、休假等工作生活待遇标准,落实不赠送、不接受礼品的规定,切实解决违反规定和超标准享受待遇的各种问题。要深化财政体制、审批体制、决策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等等。
狠抓作风建设,不仅使党风、政风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巨大变化。甚至已经逐步深入到社会习俗等方方面面,使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饮食习惯、节假日慰问、生活消费品的生产……都已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