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传媒文化自觉 (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传媒文化自觉 (2)

传媒文化自觉困境的成因

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每个角落的网络化、信息化浪潮,以及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与网络文化等形成了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一方面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以及对个体人生的丰富和创新无疑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时,也引起了人们思想和价值观念的碰撞和混乱,对社会伦理造成强烈的冲击,失去判断真假、善恶、美丑的标准,只有对此加以科学的引导,才能消除其负面影响。

传媒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传媒的市场化,有偿新闻、失真报道、泛娱乐化、虚假广告等纷至沓来,目的是追求所谓的高收视率,从而获取高额的利润和经济效益。有的传媒无视自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坚守的道德底线,在利益的驱动下使传媒的文化自觉陷入困境。

受众“人性”根本性的思考维度。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或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从这一理论中,我们不难找出传媒文化困境的受众人性基础。例如,相亲节目卷土重来并经久不衰,“宁愿坐在宝马里哭泣,也不愿坐在单车上微笑”等赚足眼球,《舌尖上的中国》、《行走的餐桌》等节目把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加以人文关怀的解读,但归根到底,这些节目还是满足吃、喝、性等人的最初级的需求。而对于道德、创造力、自觉性、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程度发挥个人能力,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的高级需求却无甚益处。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