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瑾:古希腊圣贤之苏格拉底(5)

摘要:本文通过详细阐释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哲学思想、“善生”的人生追求以及“宁愿饮鸩而亡,而不愿苟且存活”的死亡选择,让我们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遗世独立的光辉先哲形象。

同时他认为我逃跑是对雅典法律的蔑视,对雅典城邦的不正义。法律是最高的,他判处了你的死刑,你怎么一下跑掉了?如果每个人都学我这样,如果我判处了死刑,我就把几个关节的人买通,然后我跑掉,那么这样一个雅典的法律还有什么权威性呢?第三点,我如果跑掉的话,我用不争议来对抗不争议。这不是一种德性。虽然即使对方对我行了不正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虽然那些大陪审团的人对我的判决是不公正的,不正义的,但是我不能以不正义的手段逃走,越狱来对抗这种不正义,这不是一个有品德、有道德的人所追求的。所以苏格拉底最后选择在狱中等待死亡,最后饮鸠而死。

当然在这个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他的精神是很不错的。苏格拉底本身还有一句话,要对灵魂操心。在他弟子的影响里面,他的一些思想对伯拉图的影响,他谈到人的灵魂是否不朽的问题。他认为人的灵魂是可以不朽的。虽然没有像伯拉图那么坚定的相信人的灵魂是转世的,是轮回的,是可以不朽的。但是苏格拉底基本上还是认为灵魂是可以不朽的。所以他不能够因为对死亡的恐惧而放弃对德性的追求,他最终用死亡来捍卫了正义与德性。当然苏格拉底的死,这是西方文明史上非常著名的死亡案件之一。

三、苏格拉底的影响——小苏格拉底学派

苏格拉底的死在古希腊时期,公元1世纪左右耶稣去世。耶稣的死和苏格拉底的死具有非常强烈的伦理道德的意义,这两点影响了整个西方现代社会的。

苏格拉底这样的一个思想,他主要是对德性的追求。这就奠定了整个西方后来的一些德性主义的传统,比如说西方,包括亚里士多德到伯拉图,一直到德国古典的康德,包括当代的到麦金太尔等,他们都是强调你要追寻的是灵魂中间的那个最好的状态,也就是对德性的追求,也就是善生的理想。包括在康德那里,他讲人是一个理性的动物,这句话和苏格拉底讲的人的灵魂里面有生命和理性两种机制,而理性这个机制是人所独有的。

康德首先就探讨人是理性动物,然后把这个作为前提,然后再探讨什么是道德。他认为道德就是顺从理性去行动。而康德的这句话和苏格拉底的这句话几乎是一样的。苏格拉底认为这样一个德性是什么?就是按照理性的法则去行动,这个就叫做道德。

什么是一个理性的法则?当然苏格拉底在这个里面没有说的这么抽象,他谈到很多德性,我们要生活的好,为灵魂,为理性操心。最终他认为提出善生的理想,不仅个人要和谐,状态要很好,而且要能够达到整个城邦的和谐状态。这一点后来为伯拉图的理想国奠定了一个基础。但是在康德那儿,他和苏格拉底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苏格拉底谈到了这样一个德性,比如说审慎、勇敢、节制、正义、虔敬等等。但是他没有做一个非常抽象化的提升。

在伯拉图这里提升为一个理念,在亚里士多德这里提升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而在康德这里,他把它提升为一个纯形式的道德律。他认为德性就是按照理性去行动。这样一个理性的法则是什么?只能是一种纯形式性的东西,就是亚里士多德讲的形式性的东西,比如说应当这样行动,能够让这样一条法则同时成为一条能够普遍执行的原理。他没有一些经验性的内容,但是你可以把它放进来。这是苏格拉底他对整个现代西方或者整个西方的文明是有非常巨大的影响的。

他是古希腊里面第一位最伟大的思想家。尤其他是在戴尔菲神庙讲认识你自己,“自知其无知”,以及苏格拉底之死,他对于整个西方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当然这一点有点像孔子,孔子也是述而不作,但是后来一直被后世伟人所敬仰。当然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饮鸠而死之后,他的追求和人格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会非常钦佩他,知道这个判决对他是不公正的,但是他不申辩,而且不逃跑,最后为了追求一个灵魂的德性,甚至于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因此他的信奉者在苏格拉底去世之后,以苏格拉底的人格魅力和他的追求为理想,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来学习和发展他的思想。这就是小苏格拉底学派。

但是这样一个小苏格拉底派,当然也有很多,但是真正一个非常出名的,能够把苏格拉底的思想完全发扬出来的人是伯拉图。

有这样一个故事,苏格拉底有一次说,跟他的学生说每天坚持甩一下手能够锻炼身体,每天坚持甩100下。到了第二天他就问你们有谁坚持了?所有同学都坚持了,因为大多数人都信奉苏格拉底。他的学生也很尊敬苏格拉底。过了10天,他问有多少人还坚持甩手?只有一半了。过了一个月之后,还有多少人在坚持每天甩手锻炼身体?那就很少了。过了一年,苏格拉底再问你们谁坚持了每天像我说的甩手甩100下,这个时候只有一个人,而这个人就是伯拉图。

我们首先来讲一讲,伯拉图和苏格拉底它本身思想上的不同。因为伯拉图,他受苏格拉底影响最深的是追求品德。我们刚才讲苏格拉底对很多的友谊、虔敬、勇敢、正义等等都做了探讨,也就是德性。但是在伯拉图这里把它抽象出来,抽象出来四个德性,对于理性的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而且他抽象出来之后,他对灵魂的分析比苏格拉底更深刻,或者说更深入一些。他认为人的灵魂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部分,一个是理性,理性对应的是智慧。对于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也是这样,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理性是最高的,它对应的那个品德或者德性叫智慧。

接着就是激情。他说人的这样一个灵魂里面有激情。激情对应的品德是什么?勇敢。有激情,但是不是鲁莽,不是乱来,是勇敢,这个就叫德性。还有欲望。人的灵魂里面还有欲望这个东西,欲望这个东西对应的是节制。这就是伯拉图他把人的灵魂做了三个划分,他不像苏格拉底划分的很笼统,生命的机制和理性的机制。而是把它划分为理性、激情、欲望这三个部分。因为这三个部分对应于三种德性,也就是智慧、勇敢、节制。如果智慧、勇敢、节制和谐在一起就叫正义。这种和谐的状态就是苏格拉底所追求的那种善的状态,一种善生的理想。这是伯拉图和苏格拉底不一样的地方。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