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共消费推动扩大内需(4)

以公共消费推动扩大内需(4)

在扩大国内投资需求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设施投资、设备投资、人头费用的关系,真正实现扩大内需的目的。只有使项目运营起来,才能实现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的目的。国内投资需求和国内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让广大居民获益是实现有效扩大内需的关键。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有正确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和公共服务政策,还需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扩大投资需求就是要使投资项目真正运营起来,把项目运营与就业、居民生活、居民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公共消费问题又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尤其是一个二次分配问题。因为,优化政府支出结构关键在于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尤其是提高政府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它是政府通过实物转移来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从国际经验来看,我国公共消费中公共服务消费的比重严重偏低。

(二)完善促进公共消费中的体制机制

第一,进一步完善有关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与权责衔接。在我国政府投资体制中,公共服务投资在设备、设施和人员配置是分属不同部门的。一些部门只负责设施投资,而不负责设备和人头费用的投入;另外一些部门则负责设备和人员的费用,而不负责设施投资,部门之间在项目建设中缺乏衔接。因此,在投资规划和计划制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设施投资到位、设施建成,而设备和人头费用不能及时配备,造成固定资产投资闲置,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现实的消费供给,难以满足消费需求。

扩大国内需求不仅要扩大投入规模,更要考虑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以及和社会组织之间要形成一个有机的协同机制,通过完善体制和机制,使扩大投资需求真正有效,达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发展和改革必须有机结合起来。这里的改革涉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各个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的协调与理顺。

第二,明确运营主体,制定配套政策。由于存在着公共服务设施交给企业管理而缺乏必要的政策措施的情况,一些地方政府直接运营和管理项目,致使项目运营效率不高。也有的地区把项目交给企业运营,但政策不配套,企业运营困难。例如,某省一县把由国债投资兴建的污水处理厂交给当地的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允许该企业适当收费。该项目总投资约2400万元,中央政府投入近2000万元,需要地方政府、业主自筹409万元,对于公用事业来说,让企业这样运营是有困难的。

第三,鼓励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消费领域。目前,对于属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社会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参与不够。由于某些政策不到位,社会力量举办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生态环境、社区服务、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存在一定难度。一些民办非企业单位不能获得相应政策待遇,在申请立项、税收优惠、资格认定、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继续教育、奖励表彰、证照办理、收费标准等方面,参照执行与同类别的公办事业单位政策待遇有明显的差别,不能很好发挥社会建设主体的作用。

总之,2015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重大战略思考和战略部署。公共消费是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含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可以说是战略性消费,因此必须放在战略位置上考虑,只有这样,中国经济的“双引擎”才能真正发动起来,引领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