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 量增质优(5)

核心提示:2015年关键是要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着力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

六是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健全企业领导人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同时,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养老保险、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等领域改革。

开放也是改革。要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一要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稳定和完善外贸政策,完善出口退税机制,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制定并实施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政策措施,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二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重点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把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缩减一半。全面推行普遍备案、有限核准的管理制度,大幅下放鼓励类项目核准权,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三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合作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电子、飞机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促进冶金、建材等产业对外投资。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四要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构建中巴、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积极推进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五要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力争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建设亚太自贸区。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实现互利共赢。

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报告》强调要在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方面突出抓好以下方面:

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又有增加,要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切实做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

二是加强社会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再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降低失业保险缴费率,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三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要深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改革和高等院校综合改革,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四是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3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实现居民医疗费用省内直接结算,稳步推进退休人员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全面推开县级医院综合改革,破除以药补医,降低虚高药价,改革医保支付方式。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积极推进社会办医。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全部用于购买村医的公共卫生服务。

五是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好文化发展成果。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事业,重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六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支持群团组织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改革公办养老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设施。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提高公共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把信访纳入法治轨道,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深化平安中国建设,确保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七是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1%,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均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5%。要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推广新能源汽车。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水污染源治理。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重点领域节能,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动环保税立法。要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治理,扩大流域上下游补偿机制试点,拓展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保护好三江源。扩大天然林保护范围,有序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继续新增退耕还林还草面积。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