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板块是财政风险管理制度。
这六个板块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财政制度,用来管理公款,约束和引导政府管理纳税人的钱。
这其中哪一个板块最为关键呢?如果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基本上有了一个架构,预算制度就是重点。2015年两会的政府预决算报告确立了今年的六项工作重点,其中一项工作重点就是落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这个方案中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七项任务,其中四项是讲预算的。
在众多文件中,有两个文件是最能够给我们2015年和未来一段时间提供财税改革综合指导的,第一个是《新预算法》,第二个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4年6月30日审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年还要围绕预算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去考虑未来三五年怎么进行改革。
2016年就进入“十三五”了,大家要好好思索一下。财政要为改革的战略部署贡献力量,确实对我们的财政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干实事,还要出主意,要有思想、有灵感、有创新,要理解层次更高一点的理论、法律和政策。
财政改革就是把公款管理好,有两个标准,第一是合规,第二是绩效。合规就是要遵从法律,遵从程序,遵从规则,遵从标准。合规的反面就是违规,最大的违规就是腐败和犯罪。但是,仅仅合规是不够的,还得有绩效,绩效主要讲的是结果要好,花钱得有个好的结果,如果你自己花钱买了一件假冒伪劣产品,你很心疼,那么同样道理,我们政府每年花那么多的钱,到底有什么结果,这就叫绩效。必须要有人对结果负责,这是绩效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我们就要加强问责,绩效评价要跟问责结合起来,只有形式没有实质是不行的。
对于绩效评价的结果,我们要加以应用。绩效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绩效,而是为了改进绩效。改进绩效就是要提高三“E”,第一个E叫经济性,就是不要浪费,够用就好。这是绩效里面的第一层意思。经济性对于我们个人来讲,就是性价比很好。经济性就是要节制人的贪欲,保持人的欲望在正常的范围内。第二个E叫效率,就是少花钱多办事。说话办事利索一点,头脑反应机灵一点。工程的进度讲究效率,日常办公也要讲效率。第三个E叫效果,或者叫有效性,就是有没有达到目标。
绩效用三E的标准来测量是最为合理的,那么如果绩效要用一个指标来测量,就是成本有效性,分母是成本,分子是成果,就是花了多少钱,达成了什么目标。绩效就相当于一枚硬币,正面是成果,反面是成本。成本有效性是测量绩效的唯一,也是最合理的单一指标。但是大家要记住一句话,合规更优先,绩效更重要。民众对官员的要求是别贪腐,也就说要合规,这是基本的要求。但是民众对政府和官员的要求不止这一条,做到了不贪不腐,不代表你能够有所作为,那么绩效就代表了你的作为,能够继续进取。所以,合规是管好自己的行为,绩效是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