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创京津冀美好生态(3)

携手共创京津冀美好生态(3)

摘要:在全面推进京津冀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京津冀生态治理问题。去年在整个编制京津冀规划纲要过程当中,大家形成共识,都认为应该在交通、生态环保和产业三个领域率先突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是加快转变观念,强化生态城市的牵引。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之路,城市规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忽略了内在的协同效果,同时规划思路往往是供给导向,不但造成大马拉小车的现象,也没能充分发挥环境前置性的要素。必须构建有序化、生态化、标准化的模式。以城市静态、低碳、高效为目标,以资源城市承载能力为支撑,因地制宜结合区域现状,统筹能源、资源、环境等规划,进行协同优化,形成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规划,以及相应的标准和产品,来牵引生态城市的建设。

二是善于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技术。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一个全新的治理环境。我们经历了快速城镇化,各种环境问题在短期内叠加出现。我国各地区产业格局差距又比较大。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所以,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不能简单照搬前边的经验技术,应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形成符合区域特征的方案。

三是勇于打破传统,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无论资源利用还是污染物的排放,都是可以定价的市场行为,设计一个好机制,让市场来优化配置资源,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长久之策。要大力探索鼓励区域泛能教育,通过区域系统优化和废能的交易,节约设施投资,提高系统能效。通过节能和排放减少成本,着力推进第三方治理、第三方监督等市场化治理模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世锦:绿色发展应该商业化产业化

让绿色发展可操作,进行生态资本的核算。绿水青山是有价值的,是应该货币化、可计量、可交易的。因此,我们所说的绿色发展中的生态实际是资本,但这本账到底有多少?如果把整个社会看做资本,可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三个部分。例如,一个工厂的建设后,工厂建起来增加了物质资本,但是植被破坏,造成了污染,生态资本减少。

此外,绿色发展应该商业化、产业化。关于绿色发展、环境保护,最初积极性最高的是很多环保组织,他们是在从事一项公益事业,有些也是慈善事业,比如说很多基金会在做这么一些事情,这是应该的,他们也是做出积极贡献的。

但是仅此还不够,一定要是绿色发展成为一个主流,成为一项可持续的事业,必须使它商业化、产业化。就像德国企业看到中国环保认为是商机,是有利可图的。所以绿色发展和其他产业一样,是一项事业,是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要创造市场条件,把绿色发展的一些标的物尽可能市场化。

以碳排放的交易为例,碳排放首先需要政府对碳排放的权利进行界定。碳排放不能无限排下去,需要有标准,首先要界定一个总量,然后把碳排放权利进行分配,分配以后进行交易。交易以后,谁用最低的成本能够来排同样的碳,这样的话就能获得更高的收益。所以绿色发展商业化、产业化后是可持续的,与此同时,这件事情是有效率的,大量的创新,大量的生产效率提高,包括流程、工艺、生产、方法,机器设备,都会被创造出来。

要发展绿色金融。绿色发展若要成为商业化、产业化,需要金融支持。例如英国绿色银行。此外,国际有些国家也正在发展像绿色的证券、绿色的产业基金等等。这些也在创造绿色的环境或者是推动绿色的发展。政府从鼓励生产公共产品这个角度来讲,给予一定政策上的支持,像有些绿色产业基金是免税的,绿色证券有一些税收上的优惠等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 何炳光:资源环境是制约京津冀的短板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及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纲要,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找准共建生态文明共赢点指明了方向。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是当前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的路线图、时间表,明确了五位一体实现路径和融合的方式,也明确了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等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提出了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执法监督,培育社会风尚,加强组织领导等四个方面的保障机制。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循绿色化的导向,着力推动经济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推进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绿色化,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着力解决资源约束、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退化等突出问题。

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短的短板。京津冀地区是全国水资源最短缺,大气污染、水污染最严重,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最尖锐的地区。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部署,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组织生态保护规划,先后征求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两市一省人民政府意见,并就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证,将按照程序报批后印发。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