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夯实基础、创新方法

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夯实基础、创新方法

精彩观点: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尽管许多国家对华友好,但一些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强大,加紧实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策略,并且手段方式更加隐秘,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的冲突更加激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面临的挑战更加明显。这些新形势、新特点、新矛盾、新问题,使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更加紧迫与重要。

■ 对外开放整体上对我国的现代化是有利的,是必须坚持的,但是,窗户一旦打开,如果没有纱窗或纱窗出现漏洞,那么蚊子也会飞进来。更何况,一些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的境外敌对势力长期以来通过多种途径搞意识形态的渗透,试图分裂、演变中国,而高校、青年大学生往往是他们重要的目标。

■ 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教育者应从正面、反面,相异、相同,对立统一等各个角度全面、准确、深刻地分析各种社会思潮,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相比较,辨明是非,鉴别真伪,使大学生能够全面辩证地分析各种社会思潮,区分其性质。

■ 对话的形式不是针锋相对地争吵,而是权威人士与对话民众各抒己见,开诚布公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和见解等,而参与者也在对话中不断重构他们的知识、意见。

访谈实录:

求是网:彭教授您好,今年1月份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请您谈谈如何来理解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彭庆红:中央文件明确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一论述中的三个“事关”、两个“巩固”是对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重要性最权威、也是最简明扼要的界定。结合对这一论述的理解,我想再从高校、大学生的特殊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方面谈些看法。

(一)高校的特殊性

中国大陆的高校既具备高等教育的一般属性,又具有自身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来源于社会对高校办学的基本要求,也体现在《高等教育法》相关规定中。高校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规格是有特殊性的。高校要承担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任务,这些任务中也有一些特殊内容,例如,要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发挥社会主义国家智库作用。高校还要承担文化传承创新使命,而这里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以说,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主义政治与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使得高校师生的工作与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尽管许多国家对华友好,但一些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强大,加紧实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策略,并且手段方式更加隐秘,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的冲突更加激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面临的挑战更加明显。这些新形势、新特点、新矛盾、新问题,使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更加紧迫与重要。高校如果在办学方向、落实教育方针方面出现问题,那就不是小问题,影响必然超出校园、涉及长远。

(二)大学生的特殊性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决定着未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尽管当代大学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他们所在年龄阶段的不成熟性以及所接受教育的局限性。从年龄阶段来看,他们的生理、心理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与发展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而他们又对外界事物特别好奇,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来看,往往书本知识、理论教育偏多,实践教育相对缺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同性不足,思想认识的科学性、系统性难以有效实现。现实中,个别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一些人甚至出现理想信念缺失、人生价值扭曲等问题,这无论是对学生自我的成长,还是对国家未来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三)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深化,中外交流的机会也来越多。对外开放整体上对我国的现代化是有利的,是必须坚持的,但是,窗户一旦打开,如果没有纱窗或纱窗出现漏洞,那么蚊子也会飞进来。更何况,一些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的境外敌对势力长期以来通过多种途径搞意识形态的渗透,试图分裂、演变中国,而高校、青年大学生往往是他们重要的目标。

从国内环境来说,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利益分化比较严重,利益矛盾比较突出,这些不仅导致人们社会心理层面的浮躁、攀比、不稳定现象,而且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高校尽管内部自成体系,但是,它不是封闭的小世界,社会上各种负面因素也会影响到高校。所以,高校往往成为各种社会思潮的发源地、聚集地、传播中心,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传播构成严重冲击、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构成严峻挑战。

此外,还有网络环境的影响问题。如今的“80后”、“90后”甚至“00后”大学生都是在新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由于接触的媒体不同,他们看待事物和问题的方式也不同。他们个性鲜明,对权威不盲从,善于接受新信息,但他们对网络上各种思想观点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网络中资源海量,构成良莠不齐,各种思潮交织。尽管我们国家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网络信息的控制权我们把握不够,网络上的话语权更是缺乏,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正因为环境因素极为复杂,冲击与挑战强烈,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系统的有效应对远远不够,所以,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才显得更为紧迫与重要。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