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机制创新
目标管理机制。实行目标责任制,引入量化管理,可分为单位和个人目标两种形式。科研目标的确定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合理的。首先,学院根据整体发展目标制订科研年度目标,并与科研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目标数量可视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其次,科研部门将学院科研整体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到各个教学业务单位和相关处室,并下发科研任务分配表。单位科研任务根据所辖教师数量而定,教师个人科研任务根据职称而定,做到科研任务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
信息共享机制。科研信息是从事科研的基础和前提,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约束性。科研部门要及时搜集国家、省、市各类科研信息,并进行筛选和整理。一是学院要建立科研网站,设置科研信息、科研项目、职教理论、科研成果、资料下载等栏目,为教师了解科研动态提供检索方便;二是建立科研QQ群,吸纳所有科研团队成员加入,及时进行信息发布和有效沟通;三是可探索科技信息共享云建设。
考核评价机制。科研考核评价机制是实行科研管理的有效手段,学院要出台具体可行的科研考核评价管理办法,明确考核的内容、权重、方式、认定办法、时间等,搭建科学系统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评价分单位和个人两种,单位的考核与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挂钩,教师个人的考核与绩效挂钩。此外,建立科研弹性累计机制,即对单位和个人均可以年度计分,也可累计计分。
成果推广机制。根据课题管理办法,每年要组织课题结题评审,经课题来源部门审核通过后,下发结题文件或颁发课题结题证书。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题结题后就处于沉睡状态,一结题就意味着束之高阁,这种课题管理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涉及课题成果运用,没有发挥课题成果的推广运用效益。成果推广应用要组织成果推介会、举行成果应用效果评定,最大限度地发挥课题的示范引领作用。
特色培育机制。打造品牌、创建特色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科研是特色发展的不竭动力,科研特色也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科研特色的形成需要长期培育,需要科研团队常年坚守,因此要拟定科研特色建设方案,确立特色理念、建设原则、建设内容、时间进程、考核评价等,并做到与办学特色相结合、与专业特色相结合、与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与地方产业特色相结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