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端午节”过得既合传统又合时宜

让“端午节”过得既合传统又合时宜

中华传统节日之所以代代相传,乃因其孕人文精神而丰。端午节最初是个祛病防疫节,而一旦融合“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其自然意义和人文意义就相得益彰,种种版本的民间传说渐渐丰满着节俗内涵,于是我们依次看到如下风俗:吃粽子,赛龙舟,挂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游百病,佩香囊……既有祛病防疫的自然功能,亦有纪念先贤的人文功能,并且“挂”上明显的地域色彩,楚人挂上屈原,吴人挂上伍子胥,越人挂上孝女曹娥或越王勾践……这些被节俗“挂”上的先贤,其身上总是洋溢着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在风俗传说撒播演变的过程中,经过历代的选择,屈原最终“胜出”,成为最大的“端午文化符号”。人们愿意传颂和传送,就证明了人心所向。一个强大持久的节俗能够得以千年不衰,必有其广泛的人心支撑。

节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它往往起于节气农时,后经人文意义的附会叠加,逐渐敷衍成具有精神内涵的民族节日。一个民族之所以有迥异于其他民族的独特魅力,概因其独特的地理人文历史。节俗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连接民族之根。今人过传统节日,究竟有何意义?最重要的意义,莫过于追根溯源、慎终追远、加强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表面上看,它似乎只是让大家在某一天划划龙舟、吃吃粽子、佩佩香囊,但正是这些仪式或形式,加固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民俗就是通过看似不起眼的通行细节,散发出它的伟力和魅力。

每到端午节,总会绕不过“韩国端午申遗”的话题。既然绕不过,不妨“说说清楚”。简要地说,韩国当年将他们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之所以会在我们这儿“引起地震”,乃是因为当年我们对“申遗”和“保护遗产”这档子事不够重视,更没有做出制度性安排和决策。所以一旦看到“咱们的节日”被别国“抢先申遗”,就觉得“文化安全”岌岌可危。经过咱们多年的努力,以及对遗产保护的有效作为,从现在的广阔视野看,就觉得完全不必惊慌失措,甚至不妨乐观其成。他申他的,咱申咱的,他在韩国江陵申遗端午祭,咱在中国湖北申遗端午节。他成功申遗,咱也成功申遗,不是皆大欢喜么?而且“证据昭昭”地说明了他们的节日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关系,足见中国文化的传染魅力。最近越南有一个地方要花巨资整修文庙,供奉孔子,难道咱们也要有“被抢”的惶恐吗?恰恰相反,还要欢欣!更多的“中国元素”在世界各地被该国人民视为“优秀文化传统”,有力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朽生命力。将心比心,如果咱们把某处佛教寺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或者把某个来自异域的非遗项目郑重其事的“申遗”,你会有“违和感”吗?你会同意印度或其他国家说你“抢注”吗?文化就是这样流动不息的,咱们要有宽阔的胸怀和眼光,不能局限于狭隘的视野。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