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及战略意义(5)

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及战略意义(5)

二、 跨过鸭绿江,把美军赶过“三八线”,这是中国的底线

这时,朝鲜战局继续恶化。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于1950年10月初越过三八线后,继续北犯。10月12日,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份情报说:“没有令人信服的迹象表明中共确有意图寻求在朝鲜的全面干涉。”[18]在这种情况下,13日,美英军队占领金川,18日美军占领平壤。

美国因此误判形势,认为大局已定,这场战争已近尾声。10月1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同美军统帅麦克阿瑟会谈后,充满自信地发表广播讲话称:朝鲜共产党进行有效抵抗的力量不久就要结束了。这时美国方面显然没有料到中国会出兵朝鲜,他们错误地认为,新中国刚刚建立,自顾不暇,而且国力、军力很弱,根本不能与实力强大的美国相匹敌,所以不敢出兵应战。因此,麦克阿瑟很有把握地声称,要在“感恩节”(即11月23日)前结束战争。

不过,美国人高兴得太早了一点,他们作梦也没想到,正当美国和李承晚的军队越过平壤、元山一线,自以为已进入军事上的空白地,而肆无忌惮地分兵冒进之际,在安东随时准备出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已收到了毛泽东关于入朝作战的正式命令。

为达到出敌不意的目的,毛泽东在10月18日致邓华等人的电报中特意强调:为严格保守秘密,渡河部队每日黄昏开始至翌日晨四时即停止,五时以前隐蔽完毕并须切实俭查。[19]10月19日,毛泽东又致电各中央局负责人,指示志愿军出动“在目前几个月内,只做不说,不将此事在报纸上做任何公开宣传,仅使党内高级领导干部知道此事,以便在工作布置上有所准备,此点请各中央局加以注意。”[20]

这样,中国人民志愿军4个军和3个炮兵师1个高射炮乓团,约25万人,采取夜行昼伏,严密伪装,封锁消息,控制电报通讯等一系列保密措施,从10月19日晚开始,身着没有帽徽、胸章和任何中文标志的军装,分东、中、西三路从辑安、长甸口、安东三个方向秘密渡过鸭绿江,向预定作战地区开进。

这时,毛泽东决定利用志愿军朝作战的突然性和隐蔽性,在运动中歼灭敌人。他看出美军在战略上犯了大错,即“美伪均未料到我志愿军会参战,故敢于分散为东西两路,放胆前进”。他认为:“此次是歼灭伪军几个师争取出国第一个胜仗,开始转变朝鲜战局的极好机会。”[21]过了一个小时,毛泽东又电告邓华等:“现在是争取战机问题,是在几天之内完成战役部署以便几天之后开始作战的问题,而不是先有一个时期部署防御然后再谈攻击的问题。”[22]

为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毛泽东于10月23日,电令邓华等第十三兵团领导人迅速与彭德怀会合,在彭领导下决定战役计划。并嘱“敌进甚急,捕捉战机最关紧要。两三天内敌即可能发觉是我军而有所处置,此时如我尚无统一全军动作的处置,即将丧失战机。”[23]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