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是社会的良心

学术是社会的良心

1、结缘社会学,“期待掌握解读社会复杂性的多种方法和视角”

每每翻开《现代西方社会的观念变革——巴黎读书记》,在法国寒窗苦读时的情景总是浮现在李培林眼前。这本1993年出版的小册子,收录了他在巴黎期间撰写的文章,记录了他的所见与所思。

1977年,高考恢复,李培林结束了军旅生活,入读山东大学哲学系。在那段国门初开、思想解放的日子里,他沉浸在哲学世界中,享受着思考的魅力。“从那时起,我将钻研学术设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也产生了到国外开阔视野的想法。”1982年,李培林顺利通过公派留学生考试,并于第二年赴法国深造。

攻读社会学,是李培林初到法国后的选择。“法国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故乡,涌现出了孔德、迪尔凯姆等先驱,而且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大变革时代,我期待掌握解读社会复杂性的多种方法和视角,回国后学以致用。”从此,李培林的研究方向从哲学王国转向了现实世界。

在法国求学的5年间,李培林在导师指导下研读了大量西方经典文献。紧张学习之余,他到比利时拜访了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利高津,探讨了“耗散结构”理论在社会科学中运用的可能性。利用假期,他游览了欧洲主要城市,感受异域文化、考察制度设计,眼界大开。

虽然身在异邦,李培林却始终关注祖国的改革发展。每当在报纸上、新闻中,看到一项项改革举措的推出,他总是难掩心中激动。“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反思的年代,新的现实和新的开拓前景要求人们采用新的思维方式去跟踪那生动的变革过程。”继1984年获里昂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后,1987年,李培林获巴黎第一大学(索邦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第二年,他便与夫人一起踏上归国之旅。

回国之初,结合改革形势,李培林撰写了大量介绍欧洲现代社会观念变革的文章,探讨西方社会在现代化和走向后现代化过程中的“断裂点”。这一关照中国现实问题的讨论,推动了人们对思维方式变革的认识。此后,李培林始终关注国际社会学研究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翻译和介绍了许多前沿成果。

“从农业、乡村、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工业、城市、开放社会的转型比经济体制转轨更加长期、更加深刻、更加艰难。”伴随着知识结构的逐渐完善和对中国社会的不断了解,李培林将所学理论应用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更为娴熟。在1991年出版的《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中,他在国内首次对“社会转型”概念进行了系统阐述。此后,《“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再论“另一只看不见的手”》《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等文章、著作的接连推出,使“社会转型”概念逐渐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和认可。

“在中国搞社会学研究,就应该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不要搞翻译似的文本转换,不能作国外思想名家著述的中国式注本。要走出书斋,经过详细调查,得出创新的结论。”立足本土,始终是李培林开展社会学研究的基调和底色。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