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文学的“力”与“味”

战争文学的“力”与“味”

摘要:俄苏作家笔下的一切,不仅有“力”,更有浓烈的“味儿”。写坚定与强韧并不总是豪言壮语。常常借助典型场景中的人们的眼神、动作和寥寥数语,便释放出一种“现场味儿”。这是生命的原汁原味,最朴素却又最精纯,最真挚的情感与凝定的理性高度融合。

说起外国文学,除了从课本上读到的单篇作品外,成本的著作我在少年时代都没读过。可能是解放区印刷和交通条件所限之故,那时的课外读物几乎全是古典文学和剑侠公案小说。较大量地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还是在我参军之后。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初,因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机要电报往来频繁,工作量激增,我在长达一年的时间中几乎没有睡过囫囵觉,最后终于累倒,被医生勒令病休半年。在这段空闲时间里,我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尤其是俄罗斯和苏联的战争文学,包括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尼古拉耶娃的《收获》等,当然,还有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诃夫、蒲宁以及法、德等国家的文学作品。

在养病期间,作品中的情境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相互感应是强烈的。在独自的活动与静思中,生活和心思都比较单纯,很容易与客观物象及某些人物的处境和感受互应对接。我曾去远郊医院复查,在途经一片白杨树林时,索性解开棉大衣的扣子,就像张开翅膀的大鸟,迎风劲飞,那一刻我仿佛卸掉了病体的精神负担,尽情沐浴在大自然的自由空间里,白杨林仿佛变成了白桦林。我心境超然,将真实的场景与阅读中的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和苏联作家常常描写的广袤原野、无际的白桦林叠印在一起,忘却了身体的不适而充分接受洗礼。这样一来二去,促使了病灶的收缩和钙化,大自然中的良性能量与精神抗体真的产生了神奇作用。

带来这种相互感应和激励的书籍还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与命运搏斗,以无比坚忍的精神抗住病残的折磨,在写作中重获更有价值的生命。这促使和激发我在养病中开始练笔式的写作,其中一篇根据自己先后两次打破机要译电新纪录的工作体会写成的文稿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使我惊喜得当夜不能入眠。

印象更深的是《日日夜夜》和《青年近卫军》等描写二战中苏德战争的“实战”之作。我在大学时课余曾研究过苏联作家西蒙诺夫。这位作家在苏联卫国战争开始时就写下了当时流传甚广的诗文,有的传入了中国。我在上小学时就读过他的少量诗作。解放战争后期,他率新闻代表团访问中国,我也读过他较多的“文艺通讯”。因是记者出身,他的作品中有“新闻味儿”,现场感很强,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其描写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日日夜夜》,正是作者得于现场、感于现场、草于现场,可为小说亦可谓纪实文学。我读此书至今已过60余年,许多情节已渐模糊,但有一些震撼人心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如:在巷战达到白热化的阶段,暂居地下室的妇女和孩子以极大的坚韧与耐力度过炮声隆隆的日日夜夜,母亲一刀一刀切着土豆片,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却不哭不闹……这样的细节,无声地宣示不屈的人民是不可征服的。这不禁使人联想到列宁格勒围城近三年而未破,如此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和抗击力是从何而来?是信仰的坚定与民族的性格,构建了一个又一个传奇的精神堡垒。

俄苏作家笔下的一切,不仅有“力”,更有浓烈的“味儿”。写坚定与强韧并不总是豪言壮语。常常借助典型场景中的人们的眼神、动作和寥寥数语,便释放出一种“现场味儿”。这是生命的原汁原味,最朴素却又最精纯,最真挚的情感与凝定的理性高度融合。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