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4)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4)

——简论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摘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理论上的作为, 都分别反映了这三种情形。它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和主线在多方面展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更丰满,结构更完整,逻辑更严密,时代性、实践性、指导性更鲜明突出,从而发展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总体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就近期而言,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它们联结在一起,构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十八大以来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战略”一词,原指对战争全局的谋划和指导,后来引申为泛指一切重大的、带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统筹谋划。这是在大事情上才使用的大字眼,其特质是全局性。比如我们把从全局出发制定的目标任务叫做战略目标或战略任务,把从全局出发思考问题叫做战略思维,把从全局出发观察事物叫做战略眼光,把从全局出发安排工作叫做战略部署,把影响和决定全局的政策措施叫做战略举措,把在全局中的作用和意义叫做战略地位,等等。“四个全面”是对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总安排,是治国理政的总思路,是指导当前一切工作的总纲领,是凸现全局性特质的一种重大战略布局和顶层设计。

首先,“四个全面”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的直接体现和进一步展开。习近平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而提出和形成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显然这就是习近平所说的“全局”的含义。“四个全面”的提出和形成离不开这“三个总”,它源于这“三个总”,服从和服务于这“三个总”,并且发挥和深化了这“三个总”。

其次,“四个全面”与五位一体总布局有着最紧密内在逻辑联系。“五位一体”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互为条件,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并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在今后五年即一个比较短暂时期的战略目标,两者之间是一种整个历史时代与一个特定历史时段的关系,是全过程与局部过程的关系。但其他三个“全面”同样具有长远性永恒性,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后,仍然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仍然要体现和服从于五大建设,只是它们作为战略举措,那时将会被确定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新的战略目标服务。

其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方向性质和目标任务涵盖着“四个全面”。做到“四个全面”是实现“五位一体”的内在要求。坚持“五位一体”总布局是长期历史过程,不仅包含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还包含了其他三个“全面”的战略举措,因为五大建设中的每个建设,都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反转过来说,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归根到底也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五大建设。

“四个全面”说到底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一个新的维度,运用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从总体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最基本的问题。

结 语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实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正是这种发展的集中表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新境界。但是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无止境。正如习近平指出:“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我们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