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民族主义是法西斯产生的土壤(2)

极端民族主义是法西斯产生的土壤(2)

德意志人的民族主义

德意志人的群体意识形成得比较早,在公元800年前后即已萌现,那是以日耳曼人为种族基础、以德语为纽结的群体。然而,由于德意志君主被戴上了“神圣罗马皇帝”的桂冠,德意志人较早就有浓烈的欧洲情怀甚至世界情怀。根据当时欧洲人的理解,皇帝是“世界之主”,普天之下只能有一个皇帝,他是上帝的代理人,又是全人类的代表。控制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人是欧洲霸主,有着强烈的优越感。

德意志人的民族意识,来自外部的刺激。主要是法国大革命,包括拿破仑对德国的侵占。法国大革命为德意志人提供了民族团结的范例。而拿破仑对德意志的入侵和掠夺,在激起德意志人反侵略斗争的同时,也推动着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迅速转化成政治民族主义,要求加强民族团结,建立民族国家,恢复德意志的独立性。于是德意志人的民族主义诉求日益高涨。

然而在德意志人中,不要建立民族国家,而要以原来的模式在欧洲乃至世界上谋求霸权的,当时还大有人在。其代表者就是长期被视为反动势力代表的奥地利。其统治者哈布斯堡王室坚持的是多民族的大帝国,从原先的奥地利帝国,演变成后来的奥匈帝国。如今的欧盟走的是民族国家联合的道路,不少人认为这条道路中包含有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帝国的影子。因而,主观上倾向于保守的哈布斯堡王室,其主张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未来性。然而,奥地利的主张遇到了两个障碍。其一,该主张既不能令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德意志人满意,也不能令帝国境内的其他民族成员(即匈牙利人和捷克人)满意,诸种民族主义的浪潮对帝国的统治形成冲击;其二,统治结构松散的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难以经受战争的考验,其战斗力远不如以普鲁士为核心的德国。

普鲁士高举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大旗,一路顺利发展。先排斥了最强的邦国奥地利,获得德意志领袖的地位,随后以“小德意志方案”(即排斥匈牙利人和捷克人居住区)统一了德国。到了威廉二世时代,出现了一个令人可怕的现象,即德意志民族主义同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世界情怀”相结合,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冲击力。在一次大战以后,德国的民族主义发生了严重的畸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